「法」是正確的思想、見解, 所謂「正而不邪」。 我們從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回過頭來, 依靠自性正知正見,稱為「皈依法」。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故知,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 所有的想法、看法全屬錯誤。 所謂錯誤,即是與宇宙人生的真實相不同, 違背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 因此,對初學者而言,一定要依靠經典; 經典所說,均是諸佛菩薩的看法、想法, 是宇宙人生的真實相。 我們依照經典修正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 換句話說,佛在經上教我們怎樣做, 我們就老老實學著怎麼做,這就對了。
由此可知,「皈依佛」是總綱領,是原理原則, 「皈依法」則是從日常瑣碎事相上, 教我們如何修學,遵守佛陀教誨。
佛的經論很多,我們是不是每一部經都需學習? 不需要。 我們在經典裡看到,一個人有困難、有迷惑, 向 釋迦牟尼佛請教,佛教他解除迷惑顛倒的方法, 告訴他離苦得樂的方法,以後記錄下來即成為一部經。 可見得他就是從一次的指導得利益,解決問題。 一部經典即夠,不需太多!這是決定正確。 關鍵是,現在我們沒有遇到佛, 這麼多經典,我們應依靠哪一部最好?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也是很困難的問題。
《大集經》云, 「正法時期,戒律成就; 像法時期,禪定成就; 末法時期,淨土成就」。 這是佛為後來的學生所做的指示。 特別是我們讀了淨宗經論以後, 仔細思惟研究,確實有道理。 因此在「法」裡,我們皈依淨宗經典, 也就是在無量經典中,我們選擇淨宗「五經一論」。 這六本的分量都不多,足夠我們一生受用,決不可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