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86,790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991176
knn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三皈依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自性法寶「皈依法」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自性三寶---(皈依佛)
作者:
knne
日期: 2011.05.04 天氣:
心情:
【自性三寶】
《六祖壇經》云: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自性佛寶 「佛」是智慧、覺悟之意。
「皈依佛」即是從迷惑顛倒回頭、回歸,依靠自性覺;
換而言之,「覺而不迷」即是皈依佛。
何謂「覺」?何謂「迷」?
佛在經典裡所顯示的,如《華嚴經》五十三參;
五十三位善知識皆是佛菩薩,
他們所表現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等各種身分。
這些善知識,同樣穿衣、吃飯、上班、工作、應酬,看來似乎與我們並無差別。
實際上,確實大不相同。
凡夫於生活、工作、應酬中,日日生煩惱;
佛菩薩於生活、工作、應酬中, 心地清淨,日日生智慧;
此即凡聖迥然不同之處。
正如惠能大師至黃梅參禮五祖時所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
我們讀到這一句話,感觸很深。
惠能大師心中常生智慧,我們心中常生煩惱。
覺者的智慧如何生起?凡夫的煩惱從何而來?
佛於《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故知,煩惱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生。
我們穿衣、吃飯有妄想、分別、執著;
每一天上班工作也有妄想、分別、執著;
待人接物還是有妄想、執著;
在境緣中生煩惱、生七情五欲、生貪、瞋、痴、慢,煩惱永遠不斷。
由此可知,妄想、分別、執著是輪迴心,六道輪迴由此造成。
我們日常生活、工作、應酬,造輪迴業;
輪迴心造輪迴業,即是「迷」,迷惑顛倒。
發心學佛,佛教我們從迷惑顛倒回歸,依靠自性覺。
「自性覺」是佛心、菩薩心、菩薩行,能超越世出世間。
「佛心」是什麼?
輪迴心反過來,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即是佛心。
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生活是菩薩行,
每天上班工作也是菩薩行,日日應酬不斷還是菩薩行。
「覺、迷」的關鍵就在此地,「凡、聖」不同之處亦不離此;
最重要者,即是轉念頭。
「真心離念」。
「念」是妄想、妄念。真心是清淨心,無有妄想、妄念。
以清淨心生活,生活清淨;清淨心工作,工作清淨;
清淨心應酬,應酬清淨,無一不清淨。
心清淨,則身清淨;身心清淨,則國土淨。
故知「回頭」,從何處回頭?從觀念上回頭。
也許有同學說,「如果不想,工作還能做得成嗎?我的工作需要思考。」
沒錯,當我們工作時需要思考,則儘管思考;
工作放下時,則不需再思考。
若放下工作後再繼續想,即是妄想。
因此「念」有妄念、有正念。
「正念」是對本身工作範圍之內的;
工作範圍之外,則不需再想它,與我不相干。
如此,我們的工作能做得好,煩惱少、妄想少,則智慧增長。
智慧增長,工作就會很順利,會做得格外好,生活也會更愉快,故能增長智慧。
我們也應學習惠能大師,「心中常生智慧」。
現在我們做種種工作需要思考,這是習氣。
若真正修行,這種思考的時間會愈來愈短,思考的程度會愈來愈淡薄。
功夫成熟,智慧現前,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均不需思考。
目前我們的智慧未現前,雖離不開思考,但應縮小思考的範圍,
減輕思考的程度,讓我們的智慧逐漸往外透露。
如果想得太多、太遠、太深,妄念障礙了智慧,真實智慧則完全無法向外透出。
簡而言之,從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回頭,
依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是則名為「皈依佛」。
標籤:
瀏覽次數:
42
人氣指數:
842
累積鼓勵:
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三皈依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自性法寶「皈依法」
住戶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