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91176
 knn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法與科學(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自性三寶---(皈依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三皈依
作者: knne 日期: 2011.05.02  天氣:  心情:

【何謂三皈】


三皈依,即是皈依三寶,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與「歸」同義,是回頭的意思;
『依』即依靠。從何處回頭?依靠什麼?
「佛、法、僧」是我們的依歸,修行之標準。
好比上學,首須辦理註冊手續。
我們進入佛門,希望正式接受佛陀教育;
法師即代表三寶,將學佛的指導綱領傳授給我們,
稱之為「三皈傳授」。
我們接受三皈,從今而後,
依照「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三大綱領來修學,即是真正的佛弟子,佛陀的學生。



三寶,是佛、法、僧。
從內涵而言,有自性三寶;
從形象上說,有住持三寶。
自性三寶--覺、正、淨,是佛法教學的總綱領;
住持三寶--佛像、經典、出家眾,
則是提醒我們念念不忘自性三寶的形象代表。



發心學佛修行,行為之善惡、邪正必須有個標準。
「三皈依」是最重要的標準,
學人從初發心至成佛,均不應違背。



何謂「修行」?
『修』是修正,『行』是行為。
行為非常之多,佛家將我們所有行為,歸納成三大類。
第一、身體的造作,稱之為「身業行為」;
第二、言語,稱為「口業行為」;
第三、心思,也就是思想、見解,稱為「意業行為」。

身、口、意三類,即可包括我們一生無量無邊的行為。
我們的行為有了錯誤,譬如身體做錯事,
言語說錯話,心裡念頭不正,均屬錯誤行為。
行為有了錯誤,必須立刻修正,
此為「修行」真正的定義。
所以千萬不要誤會,
以為只有在佛堂面前敲著木魚念經、禮拜,才是修行;
當然這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
可是修行真正的意義,
在於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

標籤:
瀏覽次數:33    人氣指數:1433    累積鼓勵: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佛法與科學(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自性三寶---(皈依佛)
 
住戶回應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