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91176
 knn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的解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世界的形成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習氣
作者: knne 日期: 2011.04.13  天氣:  心情:
習氣




淨空法師解釋】


    古大德用酒瓶做比喻:盛酒的瓶,把酒倒光,裡面擦得乾乾凈凈,確實沒有一滴酒了,擠也擠不出來了,聞聞還有味道,此之謂「習氣」。


 


【習氣】--《佛學大辭典》


    (術語)大乘之妄惑,分現行與種子及習氣三者,既伏惑之現行,且斷惑之種子,尚有惑之氣分而現惑相,是名習氣。舍利弗既斷瞋惑之種子,而動則怒氣如摧,是瞋惑習氣尚存之現證,三乘中聲聞全不斷之,緣覺稍侵害之。佛全斷之。述記二末曰:「言習氣者,是現行氣分薰習所成,故名習氣。」


 


【習氣】--《佛學常見辭彙》


    壞習慣。


 


【習氣】--《俗語佛源》(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猶言習慣,系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和意向。如宋·蘇軾《再和潛師》詩:「東坡習氣除未盡,時復長篇書小草。」陸游《抄書詩》:「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


    「習氣」多含貶義。如謂「官僚習氣」、「流氓習氣」等。


    「習氣」一詞出於梵語Vasana,謂現行的煩惱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習氣」、「我執習氣」等。


    正如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所說:「言習氣者,心現行氣分重習所成。法相宗認為:斷除了煩惱的「種子」,伏除了煩惱的「現行」之後,還存在煩惱的「習氣」。「習氣」在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


    隋·智顗《四教儀》卷八謂:「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習氣究竟盡也。」這就是說,二乘羅漢還有「習氣」,只有佛才能完全斷除「習氣」。


【習氣果】--《三藏法數》


    (亦名所依果),


謂數習宿世善惡氣分,感於果報也。


如往世修善勝故,則今世為善心重;


修惡勝故,則為惡心重,是名習氣果。


標籤:
瀏覽次數:53    人氣指數:1053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佛的解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世界的形成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4-13 19:52
她, 46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