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91176
 knn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讓愛靠近 點燃貧童的學習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模仿豔星招來鬼魂上身(轉載)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文昌帝君陰騭文 (十七世輪迴)
作者: knne 日期: 2011.01.23  天氣:  心情:
文昌帝君陰騭文
 
我自先世以至末世,共計經過了一十七個世代,均是任職居官,

管理眾人之事,做了高階官員。一向愛民如子,從來沒有虐待老百姓;

而且待人以寬,未曾以殘暴手段,對付下屬。

若遇他人遭遇困苦患難,總是竭盡我力,拯救他們。

若是他人有急迫性需要時,定要盡我財力,予以濟助。

若是有孤苦伶仃之人,就發同情心,加以憐憫。

若逢他人有過失,務要容忍包涵,使他懺悔改過。

除了表面上常常施行的一些善行,暗地裡也做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功德。

以致感動了上蒼,而降福於我。如果人人都能像我這樣懷著慈悲心腸,

上天一定會賜給你無邊的福德。

於是文昌帝君就特別再開示一些天經地義的大道理,來教悔世人:

從前在漢朝的時候,有一位
于公,做了監獄的典獄官,

平常管理監獄事務的時候,非常公正廉明。

有一次他家裡的大門壞了,眾人為他修理時,

他就說:「大門可蓋高大些,因為我平常處理獄政,

從未冤枉過好人,子孫必定興盛發達。

這樣的大門,可以方便將來四匹馬拉的大車進出。」

後來他的兒子于定國,當了宰相。他的孫子于永侶,做了御史大夫。

五代後周時候的燕山
(今河南省薊縣)
的地方有一位竇禹鈞,

救濟窮困之人,不遺餘力,所以他的五個孩子,

皆楊名於世,就像月中丹桂,被他折下了五枝。

後來竇禹鈞的長子竇儀做了禮部尚書,

次子竇儼做了禮部侍郎,三子竇侃做了右補闕,

四子竇侢做了右諫議大夫,五子竇僖做了起居郎。

當時的宰相馮道,
贈以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宋朝王應麟所作的三字經就有一句「竇燕山,有義方,敎五子,名俱揚」也是在稱讚他。

在宋朝仁宗的時候,有一對赴京趕考的兄弟宋郊及宋祁,

因為半路上看到螞蟻
窩快要被大雨浸蝕了,

哥哥宋郊在情急之下,就弄了幾片竹子給螞蟻當橋,

幫助螞蟻逃過這一次水難,因此就中了狀元。

詳情是宋仁宗天聖二年
(西元1024)
還沒公佈考試名次時,

宋郊、宋祁二人雖然同舉進土,

禮部本來把弟弟宋祁列為第一,哥哥宋郊
列為第三,

但章獻太后認為,弟弟的名字不能排在哥哥前面,

於是把宋郊改為第一,而將宋祁降為第十。

春秋時代的楚國,傳說看到兩頭蛇的人會死於非命,

那時小小年紀的孫叔敖,不小心在路上碰巧看到一條兩頭蛇,

於是就打死它,並且恐怕其他人也會因為看到兩頭蛇,

而死於非命,就順手把它埋入土中。

因為這樣一念之仁,後來掌管楚國大政,為一代賢相。

要想廣種能生福報的福田,必須憑藉著清淨無邪的心地。

時時刻刻,實行有益於人的善事,在在處處,造作不為人知的功德。

一言一行,必皆有益於無情的萬物,以及有情的人類。

並且勤修善業,以達福慧雙增。

以正直無邪的胸懷,代天行道,教化眾生,去惡行善。

以慈悲祥和的行為,上報國家,下救萬民。

盡忠領袖,孝順雙親,恭教兄長,取信朋友。

或者奉事天仙和朝拜星斗,或者禮拜佛祖、念誦經咒。

心懷感激,常委懷有酬報答謝父母、眾生、國家、三寶、育我教我的重恩,

並普遍推行儒、釋、道三教的義理,志行度一切眾生。

濟助他人的窮困,就像濟助車轍中缺水的魚蝦。

拯救他人的危難,就像拯救陷在羅網中的鳥雀。

遇有失去父母的兒女,我們要以憐憫的心情,去看待他們;

喪失丈夫的婦人,我們要竭盡己力,去撫恤她們;

年高德邵的老人,我們要尊敬他們;孤苦無依的窮人,我們要憐惜他們。

籌措衣服和食物,用以濟助在道路上挨餓受凍的行人。

施拾內棺和外槨,用以葬埋無法入殮的屍體,以免暴露在荒郊野外。


家境如果富裕,就要常常扶助和照顧內親和外戚。

遇到年歲歉收,饑寒載道,對左鄰右舍,

親朋好友,應當竭盡財物,給予救濟。

與人交易必須公正、公平,用來計算容量的升斗,

以及計算重量的秤具,決不可以發生賣出少給,而買進卻多收的詐巧行為。

奴婢也是人之兒女,對待他們,務須寬宏大量,視如已出。

決對不可以吹毛求疵、求全責備。

印贈經書和繪製佛像,以弘法利生;

創建或修理寺院,以供奉三寶。

疾病為八苦之一,為人人所不能免,
若遇有患病痛苦之人,應即施捨醫藥,使他痊癒、恢復使康。

渴則思飲,尤以在行旅之中為甚,滴水難求,

宜施與清茶淨水,解救他人因乾渴而生的煩惱。

世間最寶貴的,莫如生命,眾生又皆具有佛性,

想到生物遭宰割的苦痛,就應該儘量出錢、出力,鼓勵放生的行為。

五戒以殺為首,應受持齋戒,不食葷腥,以免殺傷生命。

雖是微小生物,也是性命一條,所以在舉步投足之間,要看清地上有無蟲蟻?

免遭踐踏,殺傷生命。
,又可以防患於未然。

河川阻隔通行,令旅人徘徊嘆望!

若有渡人之舟能載人到達彼岸,該是何等歡欣!

山林中是多種生物棲息的地方,若被烈火燃燒,將斷種絕後,

永無遺類,故應嚴禁煙火入山。
黑夜難行,且易發生災患。

若有燈火照明,既方便通行
山林本是禽鳥生息處所,

若網而補之,供人食玩,有失慈悲胸懷!

湖沼水澤,是魚蝦的窟宅,若用藥物毒殺,將斬盡殺絕,慘何可言!

牛能耕田,是食糧的來源,如此大恩大德,若殺而食之於心何忍!

聖言古訓,都賴文字以傳後世,片紙隻字,都不可隨意遺棄,以致蔑視文化。

貨物財產,都是各有其主,若是非我所有,雖一毫亦不可取;

何況奸謀詭計,強取強奪,將使天下大亂!

學問之道,貴在切磋琢磨,相互研究,才有進步,切不可忌人之長護己之短!

萬惡淫為首,誰無妻女,豈可任意侵犯!

居家戒興訟,訟則終凶,何況唆使他人興訟,害已害人,莫此為甚。

世人所重者,就是名和利,不宜存心破壞!

男女婚姻,乃是人生大事,俗話說:姻緣天註定,豈可狹嫌懷恨而使之乖離!

同胞兄弟,就像人之手足,兄友弟恭,亦是人之天性,豈可因私人仇恨而使之反目!

父子是人之天倫,父慈子孝,也是人之至樂,豈可因貪圖小利而使之如同水火!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豈可倚權仗勢,侮辱善良百姓。

富貴如浮雲,豈可恃一時的富有,就妄自尊大,欺侮貧困之人。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身心受它的熏陶和感化,大有助於德行的修養。

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應時生警惕,避而遠之,杜絕迫在眼前的災難。

隱人之惡,使人悔而改過;揚人之善,使人樂而精進,

如是鄉黨和諧、社會安樂,豈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做人要是非分明,心口如一,豈可口蜜腹劍,自欺欺人。

荊榛滿道,瓦石當途,翦之、除之,使成為坦途大道,以便利行人。

陸地上的道路,若年久失修,必然高低不平,整修之後,

使成為康莊大道,以免行旅人的困苦;河川上若無橋樑,怎能到達彼岸?

搭建橋樑,可使無數人來往稱便。

著書立說,遺教世人,以矯正一般人的邪知、邪見。

捐助財物,濟世利物,以成全他人的修福修慧。

做事要循規蹈矩,合乎自然的法則,不可以倒行逆施。

說話要真誠信實,順乎人之本性,不可有違心之論。

仰慕先賢大德,坐時,好像現在牆壁之間;

食時,又好像浮在羹湯之上。

在幽思獨處的時候,要戰競惕勵,使見形而不自慚形穢。

對衾席而不有愧我心。

所有壞事,絲毫不敢造作,一切好事,全力遵守奉行。

如能信守上說二句,那麼凶惡之煞,將永不降臨;

而吉祥之神,必常來加被。

善惡報應,是絲毫不差的,不過時間有遠近,近的即現於本身,遠的,將報在子孫。

百種福報,並駕齊來,千類吉祥,峰擁而至,豈不是皆從力行陰德中得來的麼
標籤:
瀏覽次數:37    人氣指數:237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讓愛靠近 點燃貧童的學習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模仿豔星招來鬼魂上身(轉載)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