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去多倫多旅行。由於是四個人,
            所以要求旅館安排兩間相鄰,又「有門相通」的房間。
            旅館櫃台小姐說:「啊!找到了,
            不過一間是二個小床,一間是一個大床,
            公公帶孫女各睡一個小床,你們夫妻只好睡一個大床了。」
            笑笑:「對不起!行嗎?」
            「當然行,為什麼說對不起?」我好奇地問。
            「噢!你們不在乎就成了。」
            小姐把鑰匙交給我:「因為很多夫妻是不願意同床睡覺 的。」
            「真的啊!」
            「是啊!」
            小姐笑得很有意思:
            「你不知道嗎?愈是有錢人,愈會分床睡;
            再有錢, 他們就分房睡了。」
            「如果更有錢呢?」我促狹地問。
            「就離婚了」
             
            ●在紐約,我常去長島的一個大植物園玩,
            那植物園本來是位富豪的家,占地四百多英畝,
            除了有各式各樣的花房、花圃、游泳池,
            還有棟像古堡的豪宅Coe Hall。
            豪宅定時開放,並有導遊解說。
            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裡面寬敞的大廳和書房,
            卻是當年男女主人的臥室。
            臥室是分開的,各占據古堡二樓的一角。
            記得導遊在解說時,有遊客問:
            「他們為什麼距離這麼遠?好像不常在一起的樣子。」
            導遊一笑:
            「是啊!你不知道嗎?那時候,中午以前,女主人是不出現的。
            她在自己的臥室裡用早餐、化妝、穿衣服。」
            接著在腰際比了比:
            「那時候貴族女人都穿束身的衣服,一定要由女僕幫忙,
            把腰束好,才能下樓。
            因為這麼麻煩,所以男女主人的臥室不得不分開,免得彼此不方便。」
             
            ● 在《新新聞》上看到劉黎兒的文章〈親愛的,我也要有自己的荷包〉。
            文章寫日本年輕一代,不再像老一輩,夫妻共用一個帳戶,
            如今百分之四十的家庭是「兩個荷包」;
            收入較高的夫妻,夫妻分帳的甚至高達一半。
            這是因為女人經濟比較獨立,兩人各有各的價值觀,
            以及對婚姻不確定感,在結合的同時,也要保持分手的自由。
            其中一段寫得很妙——「其實不僅是荷包,連床或臥室也都是兩個,
            像宮本說:『我不喜歡和妻子同一房間睡覺,
            我睡前喜歡看書,看DVD,想要有點自由,
            如果真的持續同床,我們早就離婚了。』
             
            ●他這話讓我想起一個「空中飛人」的朋友。
            雖然丈夫半年在台、半年在美,兩夫妻卻更恩愛,
            好幾次被朋友撞見,兩口子拉著手在街上。
            「我啊!幸虧半年不在家,要不然,早跟不上時代了。」
            有一天,那丈夫對我說,看我不解,他補充:
            「我不在家的時候,因為一個人,晚上總是坐在床上看書,
            想到事情,就跳下床打電腦、上網,你想想,
            如果在家,行嗎?我跳下床,能不吵到她?我看書,能不影響她嗎?」
            得意地笑笑:
            「所以,我今天事業的成功,得感謝這種生活方式,使我能不斷充實。
            我今天的婚姻成功,也得感謝這種生活方式,
            使我們兩口子總能小別勝新婚。」
             
            ●他這番話,我早有感觸。
            因為自從前年搬家,房子大些,
            使我的岳父岳母能各有各的房間,他們就變得更恩愛了。
            過去,岳母總怨岳父愛整夜聽收音機,有一回廣播劇裡的人大喊:
            「失火了!失火了!」
            甚至把她驚醒,跳下床往外跑。
            而今好了,一個睡樓上,一個住樓下,
            各有各的空間、各有各的浴室,甚至各有各的收藏與擺飾。
            每天看他們早上相遇,彼此都好像眼睛一亮。
             
            ●梁實秋與韓菁青在世時也一樣,
            那時候他們住忠孝東路的一棟大房子。
            兩人的臥室一北一南,中間是客廳和書房。
            記得我那時候好奇地問哪有夫妻不同臥室的?
            梁教授一笑:「她啊!不過中午不起,不到夜裡兩點不睡,
            我則是天不亮就起。現在分開睡多好?
            早上她睡覺。安安靜靜,我可以專心寫作;
            晚上我早早睡了,她正好約朋友吃消夜、聊天。」
            我開玩笑地問:
            「如果她要您一塊兒吃消夜,怎麼辦?您去還是不去?」
            「去!去!當然去!」梁教授大笑了起來:
            「我接著請她那票夜貓子朋友吃早點。」
             
            ●常覺得人生好像日出與日落,怎麼昇起,就怎麼落下。
            想想,小時候我們獨自睡一個小床,
            後來交了朋友、談了戀愛,沒結婚(同居)前還是一個人睡,
            只是常常約會。
            然後,我們成了家,睡在一張床,火旺的時候,總做愛做的事,
            做完了,就相擁著睡去。
            漸漸地,火消了。彼此在婚前的個性,逐漸不再隱藏。
             
            男人老了,攝護腺肥大,愈來愈愛夜裡起床;
            偏偏女人也到更年期,睡不實,一點動靜就會驚醒。
            於是有些夫妻,就分床,甚至分房了,回復到年輕時約會的樣子。
            再過許多年,太陽落到地平線,一個人先走了,
            獨自去睡他那張冷冷的床;
            沒走的這個,若不再婚,也回到單身的歲月。 
            就算不分床、不分房,又有哪對夫妻,能不終於分居?
            只是不知,來生會不會像是另一個天明,讓我們重來一遍……
             
            愛必須放開手,
            等到它又回頭那時,
            你才懂得真正的愛。
            
            
            
            
            
            
            
            
            
            
            搬家不用麻煩了 進郵局改地址一次OK  羅文明/台北報導 
              
            從今天起,如果你遷移通訊地址,只要到郵局或上網通報, 
            所有公家機關或公用事業,就會自動更改你的地址, 
            這樣水電費、行照、駕照、房屋稅繳款通知、健保費繳款通知 
            都可以自動更改通訊地址,省去四處通知的麻煩。 
            
            中華郵政公司配合電子化政府便民服務推動計畫, 
            接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開發, 
            建置完成「通訊地址遷移通報服務」系統, 
            郵局開辦這個全新的業務, 
            受理民眾申辦變更通訊地址, 
            達到「一處收件,多處服務」目的。 
              
            中華郵政公司表示,所謂通訊地址遷移通報服務, 
            就是以郵局為單一窗口,當民眾通訊地址遷移或變更時, 
            可以透過網際網路二十四小時或 
            親臨郵局櫃檯方式辦理通訊地址變更手續, 
            郵局會依照申請人所指定單位, 
            向相關政府機關或公用事業單位通報申請人最新的通訊地址。 
            
            目前加入這個系統的政府機關或公用事業有: 
            台電、省自來水公司、公路監理機關、健保局、 
            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台北市稅捐稽徵處、台北縣政府稅捐稽徵處)等 
            五個受通報機構, 
            如果民眾通訊地址變更,郵局就會通報上述機構更改, 
            服務範圍包含: 
            電費通知單、水費通知單、駕駛執照、行車執照、健保局繳款單、 
            房屋稅繳款書、地價稅繳款書及使用牌照稅繳款書等。
            
            
            十大常吃的最髒食物
            
            
            
             
            
            
                
                    
                        
 
 
 
 
 
 
 
 
 
 
 
 
 
 
 
 
 
 
 
 
 
 
 
 
 
 
  在我們的廚房中,其實很多看似乾淨的食物裡,隱藏著許多我們肉眼不能發現的骯髒,適當的處理,可以避免那些可能導致身體無法承受的細菌和病毒。  
 蔥
 蔥看起來乾乾淨淨的,研究發現,蔥裡含有寄生物隱孢子蟲、至賀菌和沙門氏菌。
 應該避免購買冰凍的蔥,因為室內的環境很容易滋生細菌。清洗的時候剝去蔥的外皮,將水龍頭開到最大來清洗污垢。
 
 雞肉
 經過對484隻肉用仔雞的研究後發現,有42%的肉用仔雞被彎曲桿菌感染,12%的肉用仔雞被沙門氏菌感染。而最新調查發現,美國每人每年食用70磅(35公斤)的雞肉,比食用的牛肉、豬肉和土雞都多。購買的時候選擇那些自由放養場養的雞。這些雞棲息的場所更大, 一次屠宰的數量也少,所以安全性較高。為了避免食品中毒,在將生肉買回之後,先用清水泡一下,而不是直接將其放在烤碟裡。這個捷徑可以避免雞肉和其他食物帶來的感染。在切肉的時候,記得清洗刀子和案板。
 
 碎牛肉
 對漢堡包中的肉的調查後發現,其含有53%的產氣莢膜梭菌,30%的葡萄狀球菌,12%的李氏桿菌。 在超市的時候選擇那些經過輻射處理的碎牛肉,一般包裝上會印有經過輻射處理的標誌。使用時,在牛肉中加入新鮮的牛至油可以防止大腸桿菌的滋生。
 
 碎土雞肉
 研究發現,有1/4的碎土雞肉含有李斯桿菌、彎曲桿菌、梭菌或是三者的結合。選擇有機土雞。在結賬的時候,用專用的裝肉的帶子放置土雞肉。在家裏處理時,用高溫消毒並清洗放置過生土雞肉的碟子,用紙巾擦拭,不要用海綿。
 
 生蠔
 生蠔含有諾羅病毒(存在於海洋中的病原體)、彎曲桿菌和弧菌,從而導致腹瀉。購買經過著名廚師處理過的生蠔。儘量只吃熟的蠔就可以了。如果你一定要吃生蠔,要仔細閱讀購買建議。
 
 雞蛋
 雖然巴氏消毒法已經使雞蛋中的沙門氏菌量降到很低,但雞蛋中仍有細菌。選擇熟透的雞蛋而不是沒有完全熟的煎蛋。購買時,留意裝雞蛋的紙板箱,只要找到經過高溫消毒的字樣即可,還有有效期限。檢查每個雞蛋看有沒有裂縫,因為細菌很容易從裂縫中鑽進去。在家裏,把雞蛋放在其紙盒裡,然後放在冰箱裡最涼快的地方。打過雞蛋後,記得洗手。
 
 哈密瓜
 研究發現,有3.5%的哈密瓜中含有沙門氏菌和至賀菌(人與人之間可以傳染)。因為一般都是生吃哈密瓜,所以細菌會直接進入你的腸內。記得一定要買整個哈密瓜,因為切開的瓜很容易使細菌進入。吃瓜之前在自來水下面用清潔液清洗15到30秒,確保你買的刷子只用來清洗蔬菜和水果,否則會引起交叉感染。
 
 桃子
 為了使桃子的表面看起來光滑潔淨,在收穫桃子的幾週之前,農民會給桃子撒農藥。據報告,在桃子到達消費者的時候,其表面已經覆蓋了9層的農藥。用貼有有機標誌的袋子裝桃子和其他的水果。食用之前,一定要用海綿或刷子洗掉這層蠟即可。
 
 事先包好的萵筍
 研究發現,有11%的食物中毒都是由事先包好的萵筍引起。由保鮮膜包起來的萵筍並不是沒有病原體,可以選擇散裝的蔬菜。在吃之前,將萵筍的每片葉子都放在自來水下清洗乾淨。
 
 冷盤
 研究發現,冷盤可以很容易引起李氏桿菌,因為李氏桿菌更容易在寒冷的環境中滋生。避免選擇熟食店的冷盤。在三明治上面塗上芥末,因為它可以在2小時之內殺死90%的李氏桿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
 
 
 
 本文引用自
 陳俊峰醫師的部落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