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22643
 尤尤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數學學習的坎之一~輕忽了單位的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即使是感謝幫忙也要有創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數學學習的坎之二~公制單位與國
作者: 尤尤 日期: 2011.04.24  天氣:  心情:
數學學習的坎之二~公制單位與國際用語
 
另外一個引起困擾的是我們的公制單位,例如長度單位來說
 

台灣配合國際的常用用語:

 (千米= km= kilo-meter=公里)、

 (米= m= meter=公尺)、

 (釐米= cm =centi-meter=公分)、

(毫米= mm= milli-meter=公釐=毫公尺)。

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嗎?請看下面說明。
 

台灣公制名稱:

公里 、公引 、 公丈  、公尺、公寸 、公分、 公釐
 

英文所用名稱:
kilo-meter 、 hecto-meter 、deca -meter 、meter、 
deci-mete、centi-meter 、 milli-meter
 

所以國際慣用符號:km 、hm 、dam、 m、 dm、 cm、 mm
 

而台灣配合國際的常用用語就成了下面的長相:
 
 (千米= km= kilo-meter=公里) 、

 (米= m= meter=公尺) 、
 
 (釐米= cm =centi-meter=公分)、

(毫米= mm= milli-meter=公釐=毫公尺)
 

英文長度只用一個基本單位「meter」,

其他則用倍數「kilo、 deci 、centi、 milli…」等來加以表示。
 

台灣卻用「里、尺、分、釐…等」同時代表倍數與單位

(感受不到基本單位是哪一個);

而「公」一字不如稱他是「台灣」,

也就是看成「台灣里、台灣尺、台灣分…」,

因為不如此體會,讓你困擾的等在後面了。
 

換句話說,外國人不理公制這一套單位標準,

而我們卻必須和外國人配合,所以混用之後就成為如此長相了。
 

小學生常用而容易混淆的是公尺、公分、公厘(釐);

因為英譯後則稱為米、釐米、毫米。也就是說公釐不等於釐米。

(註:英文的deci譯為「分」,而公制的公分卻落在centi)
 

註:若以公尺為基本單位,則

公制裡的:

「里、引、丈、尺、寸、分、釐」。
 

轉換成英文的倍數用語為:

「kilo、 hecto、 deca 、(*meter=基本單位) 、deci、centi、milli」。
 

然後轉出的台灣倍數用語變成了:

「千、百、十、個、分、釐、毫」。
 

唉!別說小學生看不懂,就算大人你,看懂了記清楚了嗎?

(配合網路上搜尋的”公制單位”,會有表格化呈現,

再看看尤尤的說明,會頭腦清楚些)
 

附註:
微米(micro-meter),為了避免與milli-meter(mm)產生困擾,

所以改用希臘字母µ,符號成為 µm。

1微米相當於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10的負6次方,

此即為「微」的字義)。

奈米科技的「奈米」,英文為nano-meter,簡稱nm,

字首nano在希臘文中的原意是「侏儒」的意思,

亦即很小很小,換算為1米的十億分之一(10的負9次方)。
 
 
標籤:
瀏覽次數:64    人氣指數:1264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數學學習的坎之一~輕忽了單位的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即使是感謝幫忙也要有創意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4-26 10:36
她, 97歲,歐洲,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4-25 00:05
她, 62歲,台中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4-24 23:53
她, 62歲,台中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