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另一趨勢~提早社會化
以下是小學3年級的社會考題(配合題)。
一邊題目是(候鳥重要的棲息地、八色鳥的故鄉、 有原始林-竹林遍布、是傳統的漁村社區、 種滿鐵刀木-是黃蝶的重要生長區); 另一邊配合的題目是(台北市北投區關渡里、 台中市和平區大雪山社區、雲林縣林內鄉湖本村、 高雄市美濃區廣林里、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
如果教學方法,要百聞不如一見,那麼為了這一題, 極可能要帶著小朋友繞著台灣跑一圈了。
再說高中升學的大學甄試,其複雜的過程, 還沒切身之痛的人,不懂也罷。(從1月底的參加學測, 然後等成績、填志願、等候第一次中選通知; 緊接著要準備第二次的甄試資料及參加面試、 再等候中選通知、有被學校通過的, 再填選順位以便做最後的分發…。這時已接近4月底了。)
以上只是甄試,若還是相公沒有被錄取的人, 就得參加7月初的指考。 考試制度的好壞暫擺一邊。有機會參加第二次甄試的學生, 若所選擇的學校自己還在乎的話,就得應付繁雜的資料寄送, 重頭戲則是當天的面試,其服裝儀容絕不亞於正式的相親。 參加面試的應試方式,在以前是要考研究所的要求模式, 而現在更加提早實施了。
對於小孩子的教育,由於網路的介入以及各種智慧型軟、 硬體的開發,再加上升學制度的變化, 看得出在心理教育上,已經提早社會化了。
保守的教育方式,顯然無法應付未來的社會模式, 讓小朋友提早社會化的學習方式,才比較有競爭性, 但是也得防範、注意其負面的後果。 (但是現在還看不出政府有那些較佳的防範教育在著墨, 所以家長得自己多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