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浴缸,學習經濟學~看看凡人怎麼說
常常看到媒體中出現:擴大公共建設;央行存款準備率的升、降;利率;
匯率;失業率;稅收…等名詞。
政府常玩的這些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或許接觸一下經濟學會有所體會。
◎如何用浴缸學習凱因斯的總體經濟學【黎振宜提供】
參考網站
http://www.slideking.com/KMFreeDocView.aspx?freedocid=c5431304-776e-496b-ad94-5ef814501b4d
尤尤註:「講義王slideking網站」,免費且不錯內容的網站(要下載內容需要註冊)。
以前以工研院人士資料為主,內容較深,但是資料少;現在開放投稿,
內容較多且雜,但是水準不一。
想看「看浴缸,學習經濟學」圖文並茂的人,請上網查看。
<以下則是尤尤整理的文字檔>
現代總體經濟學之父凱因斯說:
我想把我的論證,與﹝古典經濟學派﹞作個比較。
百年來,﹝古典經濟學派﹞主宰我們這一代的經濟思潮。
我想要強調,古典派的理論,只能適用某些特殊現象,而並非一般的狀況。
因為古典派所假定的平衡,恰巧不屬於我們實際所處的經濟環境。
如果我們試圖將古典派的理論,運用於生活上,後果必然不堪設想。
( 註:古典派經濟成立的指標為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拉下序幕的是米爾的"經濟學原理",而確立新古典派經濟學的是馬夏爾。
爾後"自由經濟","市場經濟"等名詞普遍地使用,也可以說明亞當斯密思想的影響。)
壹、時代背景介紹
【經濟大恐慌】
1929年,美國金融界崩潰。
股票市場暴跌,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共有3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
這幾乎是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總開支。
這場災難深重的經濟危機,導致了可怕的連鎖反應:銀行倒閉、工廠關門、
大量工人失業。曾經輝煌成功的企業家,淪落到以經營流動水果攤來討生活。
這次經濟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其他國家。並間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
的暴發。經濟大恐慌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大量學生被迫中途輟學,
自殺率節節高升,社會治安日益惡化。
【經濟大恐慌- 古典學派束手無策】
古典學派,根本否定了大量失業的可能性。
古典學派認為,失業是一種會自動矯正的問題,她們把勞力市場,
看作與商品市場相同。也就是說,失業是一種勞力過剩的結果,
可以透過供需的調節,而獲得解決。
因此,失業的發生,將會導致工資的下降。
因此,資方就可以雇用更多的勞工。(充分就業,將再度出現)
因此,失業問題,在理論上是不會發生的。
你究竟相信誰?
相信我說的話?(我,凱因斯所說)
相信書上的理論?(古典學派所論述)
還是相信你的眼睛所看到的東西?(現在(當時)生活情況)
<當時狀況之一>:「工資無法彈性下降,失業問題就是普遍現象」
凱因斯透過實際觀察後認為,古典學派主張的充分就業(大家都有工作做),
在現實社會,根本是不可能發生。因為工資無法像商品一樣,可以彈性調整價格。
(因為受限於法律制度、工會等)當人們習慣既有薪資後,就不太容易接受更低的薪水。
工資無法彈性下降,失業問題就是普遍現象。
因此,充分就業,是一種﹝特殊﹞的現象。想要達成這個目標,
政府必須自覺性推行政策。這點,正是凱因斯與古典學派的最大不同。
◎(古典學派認為,充分就業是一種﹝正常﹞的結果)
貳、 看浴缸,學習凱因斯理論
(註:以浴缸的流進與流出和水位的高、低來比喻探討)
浴缸水位的高低,取決於兩個因素:
1、當水龍頭(流進) 大於排水孔(流出), 浴缸的水位會上升。
2、當水龍頭(流進) 小於排水孔(流出) ,浴缸的水位會下降。
浴缸:代表整體經濟活動的環境
水位:代表經濟活動的榮枯或就業率的高低。
【兩個水龍頭】及【兩個排水孔】代表政府的兩項工具
【政府工具之1:貨幣政策】
【政府工具之2:財政政策】
<第一套組合> 水龍頭用投資支出與排水口用儲蓄加以控管
說明:
【貨幣政策方面】:
◎儲蓄(為第1個排水孔)
當我們儲蓄的金額越多,表示我們可以消費的金金額變少。
過度的儲蓄,表示排水孔所流出的水量增加,進而造成浴缸內的水位下降。
舉例而言,當社會大眾因為儲蓄增加,減少消費時,美容院、餐廳等服務業,
就會生意不好,進而導致服務業的員工失業。
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員工失業,造成大家買不不起房子,營建業也會日益蕭條…。
◎投資支出(為第1個水龍頭)
為了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政府擁有的第一個工具,就是﹝貨幣政策﹞。
透過調降利率,讓大家覺得把錢存在銀行,很不划算,就會把錢提出來投資。
因為利率降低,企業家覺得借錢便宜,就會增加投資,
一般民眾也會增加投資或消費的意願。
央行,透過「調整利率」,來影響投資。
高利率,打擊投資的意願。低利率,產生鼓勵投資的效果。
<第二套組合>: 「水龍頭:政府的支出或公共投資;
排水口: 政府稅收的控管」
【財政政策方面】:
◎「政府稅收控管 (第2個排水孔)」
當政府徵收的稅越多,表示人民可以消費的金額變少。
稅率的提高,表示排水孔所流出的水量,進而造成浴缸內的水位下降。
舉例而言,當社會大眾因為稅收增加,減少消費時,
情形與第1個排水孔-儲蓄,是相同的後果。
◎政府支出或公共投資(第2個水龍頭)
政府擁有的第二個工具,就是﹝財政政策﹞。
透過增加政府支出或擴大公共建設
例如:
羅斯福總統的新政(擴大公共建設)。
蔣經國總統的十大建設。
所以,政府可以用降低利率或增加政府支出,來提高浴缸內的水位。
央行,以貨幣政策(利率及貨幣供給量)來影響經濟的水位。
政府,以財政政策(稅收及政府支出)來影響經濟的水位。
參、通貨膨漲與失業率的抉擇
運用兩種工具來刺激經濟,一旦造成浴缸的水位滿溢而出,就是所謂的﹝通貨膨脹﹞。
政府可以透過加大排水量(貨幣政策中的「增加儲蓄做法」;
財政政策中的增加稅收),來降低浴缸的水位。但是,一旦如此將造成失業的惡化。
(註:目前的打房政策,抽富人稅,有點雷同味道)
狀況之一:解決﹝通貨膨漲﹞的方法,會帶來﹝失業率﹞的提高。
狀況之二: 解決﹝失業率﹞的方法,會造成﹝通貨膨漲﹞的發生。
【總體經濟學,原本就是取捨的問題。】
◎案例之一:詹森總統所帶來的通貨膨漲
1965年,詹森總統決定派軍隊加入越戰,龐大軍需,大幅度提升政府的支出。
此外,詹森總統擴大社會福利支出,打開了水龍頭,卻沒有同步打開排水孔。
(詹森總統事後採取加稅的政策,但為時已晚)
於是水位高漲,造成嚴重的﹝通貨膨漲﹞。就在此時,石油輸出國組織,
將油價提高15倍,讓通貨膨漲更家雪上加霜。
美國因此花了足足十年,才控制住這樣的局面。
肆、雷根總統的兩難
◎高通貨膨漲及高失業率
雷根總統上台時,美國經濟正陷入極為不尋常的兩難。
同時發生高通膨及高失業率的奇怪現象(原本說法是: 解決﹝通貨膨漲﹞的方法,
會帶來﹝失業率﹞的提高…(乃一體兩面)。)。
根據浴缸理論,打擊通膨的方法都會讓失業率惡化;
同時,降低失業率的方法,又會讓通膨更嚴重。
◎雷根總統的策略:
• 利用貨幣政策,對抗通貨膨漲。
• 利用財政政策,應付失業問題。
※政治家與銀行家的期待不同
相對起來,FED(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或者Federal Reserve,非正式稱為The Fed)
簡稱聯準會,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關心通膨,更甚於失業率。
(FED代表了整個銀行體系的立場)對於銀行家而言,他們痛恨通貨膨漲;
因為銀行是債權人,而通膨對於債務人有利、對債權人不利。
(註:因為有效處理通膨會造成失業率的增加)
對於政治家而言,他們則希望保持低的失業率,尤其在選舉期間,
更不能讓選民感受到失業率的問題。
(嗯~台灣馬上有總統與立委的二合一選舉,熱鬧局面,看著辦…)
<相互矛盾的政策>
在1980年代,雷根總削減稅收,並增加政府的開支。
但是,FED卻極力緊縮貨幣供給量,提高利率。
這時候,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互相矛盾,造成一片混亂。
直到政府與FED開始朝向共同目標前進,美國才逐步脫離不景氣。
(尤尤註:相對如我們小國家,中央銀行的控管與政府之間的操作配合,容易多了)
※凱因斯的總體經濟理論如果要奏效,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必須有共同的步伐。
伍、龐大的赤字與衍生的問題
※美國政府的龐大赤字
FED採行行嚴苛的貨幣政策,始得美國經濟進入不景氣。
因為人民收入減少,政府的稅收減少。
但是,雷根根政府又大幅度提高政府支出(尤其是與蘇聯對抗的星戰計畫),
美國政府的赤字就此開始。
後來,經濟逐漸復甦;但是美國政府仍然沒有降低開支,
導致政府的赤字仍然居高不下。這種狀況,經濟學家稱為﹝結構性赤字﹞。
◎龐大赤字所衍生的問題
龐大經濟赤字,讓美國政府也介入資金市場,籌措資金造成利率的上揚。
對於利率比較敏感的產業,例如房地產、汽車產業,因此受到傷害。
利率提高,導致美元的價格居高不下,進一步減弱美國商品出口的競爭力。
高利率,讓政府需要負擔的利息費用增加,使經濟更加惡化了
尤尤註: 美國搞出的全球性金融風暴爛攤子。2008 年下半年起,
美國本土的金融危機已經擴散成為全球性的金融風暴。
造成全球金融風暴原因有:美國房市惡化並擴散至金融機構、金融監理疏失
與規範不足、銀行風暴擴大演變成流動性危機,以及全球資金竄流、
抽身而擴大金融市場波動與危機等。
而美國為了收拾這個爛攤子,燃眉之急就是印一大堆美鈔出來,
發公債賣給其他國家…。
美國人做了很多的享受,換得了龐大經濟赤字。
但是,現今美國的如意算盤,卻想用盡各種手段,
逼迫國際間匯率的升貶變化,來魔術化還債數字。
介紹一篇有關匯率的操作,雖然是舊新聞(部落格資料),
但是現在的匯率問題更是火熱。有多神奇,不妨參考看看吧!
(也可以上網看看其他資料)
標題:匯率戰爭---千萬別再上美國人的當 Oct 13 Wed 2010
http://avg520025.pixnet.net/blog/post/2734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