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孩子漸漸長大了,突然想到,如果我把半個月的薪水給他應用, 過一段日子之後,不知道他剩下的錢會不會比我多?
20歲的年輕人對於金錢的感覺是「慾望的實現」。 有了錢他可以買機車,可以買很多的3C產品,甚至換成更加智慧型的科技物品。
50歲的人,對於金錢是「渴望的擺弄」。雖然已經能夠記取開源節流的重要, 有時卻是不知金錢流向了何處?
「慾望」的掌控雖然令人畏懼,但是相對也比較單純。 因為當你付不起足夠的代價時,對於「慾望的實現」是不會抱有太大的幻想。
「渴望」,顯然是虛無飄渺多了。 有些時候,想要的東西,在你不經意之間就已呈現在眼前; 然而,有些時候明明是捶手可及,卻是令人「鎚心肝」,一輩子仍無所獲。
年輕時候的愛情,走的若是「慾望模式」; 通常會令人遺憾,因為沒有太多的代價可支付。(除非你是有錢花的那種人)
年老時候的愛情,如果走的是「渴望模式」; 那只能說,得之我幸,得不到也屬正常了。 畢竟,想擁有虛無的渴望,就如中了頭彩樂透ㄧ樣難吧!
ㄧ般凡人的愛情,能在慾望中加點渴望,若能實現理應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