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有位孫邵先生,
與寫【了凡四訓】的袁了凡先生感情很好。
袁先生曾經將【感應篇】、
【功過格】等勸善的書相贈。
孫邵先生因而日日以善行自勉,
可以說做到兢兢業業,不敢違背準繩的地步。
當他年紀四十多歲之時,
當年辛辛苦苦參加拔貢考試而得到的縣令職位,
竟然因為不小心忤逆長官的意思,
而落職回家,家境不再富裕。
有一天,自覺一生謹慎言行,
從未作奸犯科,造作罪惡,
居然還會落到如此平凡的地步,
天理還有什麼值得倚仗的地方呢?
因此在憤恨不滿的心境下,
寫了一首詩粘在城隍廟 的柱子上,抒發心中的抑鬱。
詩曰:
寡過多年不記功,老天何苦令予窮?
有談報應津津者,此後聽如過耳風。
過了幾天,竟生病了。
在病中昏憒時,夢見二位士卒來引他去見冥官,
冥官對他說:
「你前生並未種福田,此生理本貧困。
目前你所得到的福份,已是上天的厚賜,
祖德的轉移。何能埋怨呢?」
接著命旁邊的官吏取來簿冊給孫紹看。
孫紹看了之後,發現生平所做的善惡諸事,
纖毫未漏地記載其中。
方知目前所享有的福份,都是本來沒有而轉增的。
所有的順適之境,都是原本危殆轉賜平安的。
至此,方才相信報應一點也不差謬。
冥官又告諭他說:
「砥礪自己的行為要做到善行周廣的境地;
做人要想到比自己命運更苦的人還很多。
以後你要更加力行善德,不要懈怠,
皈依佛門,聽經聞法。
千萬不可以隨便妄加猜測,
認為神明不公,佛天不慈。
否則必會招來天譴。」
說完用手一揮,孫邵先生就醒過來了。
從此加倍修持自省,子孫果然富貴不絕,
自己也活到八十多歲,親見二個兒子當了大官。
一般學佛之人若是對因果之理誠信不移,
則心中自可一片皓白、清明,
對力行善德之事自然不會產生懷疑,
而且會盡一切力去佈施;
清淨一切心去忍辱、包容;
去愛護、寬恕怨仇之眾。
不會在受到厄運之時,心生懷疑,自萌退心。
如此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積累善行,忍辱受屈之後,
當然可以如同弓箭拉滿了,就射出穿楊之箭一般,
感得發福消災之應。
因此有的人在學佛行德之後心地開闊了,怨心消融了。
有的人人際關係和悅起來了,
六親眷屬轉過來護持、讚歎他了。
原本不順的事業;貧蹇的財運通順、富裕起來了。
以前動輒得咎,荊天棘地的法緣也興盛起來。
甚至原本多病的身體,
竟在不知不覺間變的健康,強壯起來了。
這都是堅持金剛之智以長期行善、弘法的必然感應。
如同走過冬寒的酷苦之後,自然重現春暖的生機。
此等同修,內心對佛法,對恩師,對道場,
無不生起說不出的感恩與喜悅,
誓願生生世世不離恩師;
不離佛法;不離道常
反之,少部份的行者,由於宿福不厚,
對因果之理未能深信,
因此,一論行善總是慳吝不捨,無法盡力。
每每扣除一切生活的開銷後,才略微施布一些。
深恐一佈施出去,就吃虧貧窮,生活無寄了。
所以雖然來往道場數十年,
總計所施的功德,所行的善行,
皆是食用之餘,實在區區可數。
不只無法招福,連個人的宿業也無法消除。
因此修行數年,了無感應,
轉而怨恨神仙、佛菩薩不慈悲,懷疑天理並非昭彰,
念念怨天罟地,再造無邊的口業。
一屆大業來臨,自然又是天瘠地貧,一身無托。
可知:千劫的輪回與無邊的貧困肇生於一念的懷疑。
其實,天地無私,唯德是親,
一點德善,自招一點福應。
再者,萬物尚且需要經過秋金之肅殺,
冬水之寒藏,方能再萌春夏蓬勃的生機。
修行若無捨盡一切以佈施的大德,
何能感招脫胎換骨的福份?
萬物尚且要經寒往暑來的更迭,
方才轉現生生不息的生命,
人之行善也要歡心承受宿業的報應後,
才有福樂的感生;
何能期求速成的善感呢?
祈我大德深體此義,耐心行善,盡心佈施,
清心等待,寬心受苦受辱。
持之以恆,
上天與佛菩薩必不會辜負此一片冰心善意的。
而且,只要能夠全德全功,淨捨無餘,
無不可以因為當下的清淨而趨入聖域。
何用千萬劫來在經典、
蒲團間悠悠忽忽,晃晃蕩蕩,
無法解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