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53809
 思情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猶太人的智慧財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是禪亦非禪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悲智雙運 難
作者: 思情 日期: 2014.12.18  天氣:  心情:
 

經典云:「貧窮布施難」、「富貴學道難」。

人間菩薩悲智雙運、難行能行,

印證「有心就不難」。



6月7日
到11日,十個國家的董事會

在靜思精舍舉行,包括列席旁聽的

總共有23個國家、三百多人參與。

天氣炎熱,精舍沒有空調,

但大家甘之如飴,歡喜分享、交流會務,

更進一步發心立願。



南非的會務報告還包括賴索托、

辛巴威和莫三比克。

南非的「黑珍珠菩薩」實在讓人感動,

他們身外物很匱乏,但愛心有餘,

不因貧窮困住自己的腳步,

跨出國度幫助更窮困的人們;

所送去心靈的財富,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在黑色大地,他們走出一條康莊菩薩道;

在快樂天堂加拿大,志工自愛愛人,

受移民局肯定為典範,

並獲得加拿大總理頒贈女王鑽禧勳章;

在星馬,慈濟志業二十年了,遍地播撒菩提種子,

讓佛法普遍為人所接受。



而印尼的慈濟志業邁入第十九年,

可說是從「幾雙繡花鞋」開始——

幾位移民當地的臺商婦女踏踏實實、默默耕耘;

直到2002年雅加達大水患,

結合實業家的力量,整治紅溪河、

為河畔居民建設安身安生活的大愛村,

志業就此大步開展。

昔日在河邊玩耍的孩子,

在村內的慈濟中小學變成小紳士、小淑女,

十年後的今天,上大學的大有人在。

試想,當年如果沒有改變紅溪河的生態,

這群孩子的人生將如何?



在東方明珠香港,

暗角有很多人飽受生活的苦、心靈的苦。

慈濟人推動慈善,

關懷隱藏在高樓大廈中的悲苦人生;

不僅如此,即使寸土寸金、難以找到固定環保站,

志工也能利用清晨或夜間不定點地

爭取時間做環保;很辛苦,卻很用心帶動。



還有美國,志工不只關懷本土,

且延伸到中南美洲的薩爾瓦多、

多明尼加及加勒比海的海地等。

無論路途多遙遠、多險阻,他們自掏腰包,

作「不請之師」主動前往付出;

幫助人紓解生活之苦的同時,

也啟發人與人之間付出愛。

長年的慈善行動受當地政府肯定而表揚,

也讓臺灣慈濟在國際間被肯定。



每個國家的會務,

呈現出不同國度、不同社會背景下,

苦難眾生的種種生態。

雖然經典上說「富貴學道難」,

但看到各國慈濟人利益眾生的成果,

證明「有心就不難」;

雖說「貧窮布施難」,

但各地受助者響應「竹筒歲月」,

願意匯聚點滴救人——

慈濟人難行能行,證明「有心就不難」!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

哪裏有需要,就及時現身去付出;

文殊師利菩薩運用智慧,勇猛精進度化眾生——

慈濟人「為佛教,為眾生」,

將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

發心立願、身體力行,

千處祈求千處現,為有緣眾生拔苦予樂;

這分大慈悲與大智慧,

將佛陀理想中「悲智雙運」的菩薩境界,

真正落實在人間。



感恩全球慈濟人的付出,也期待大家更努力——

把這分疼惜眾生的能量,推展得更廣遠;

帶動人人互愛,人間就能成為淨土。



自我障礙,法難入心;

打開心門,萬事萬物皆是法,

心中有法,逆境就能成為增上緣。



《雜阿含經》中有一段故事——

佛陀在毘舍離城講經時,

一日早晨,阿難進城托缽途中,

看到一群貴族孩童以屋舍門孔為靶,

比賽射箭,箭箭準確射入孔中。

阿難歎為觀止,回精舍後向佛陀說起所見情景。



佛陀問阿難:「毛孔與門孔相比,

射準哪個比較困難?」

阿難說:「要射入如毫芒般的細孔,

簡直不可思議,非常非常困難。」



佛陀以此為喻,

幾十年來不斷向人們解說四聖諦,

但世人無明障蔽,

能體會「苦、集、滅、道」真理者,少之又少;

就像要將箭射進門孔較易,

若要射進比毛孔微小百倍的孔中,實在困難。



凡夫無明覆心、積習累積,

複製無量無數煩惱,難以突破無明網,

所以法不入心、以苦為樂。

即使知道人生是苦,

卻無法透徹苦的道理、找不到滅苦的方法。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有貧、病、殘、疾,現實生活之苦;

有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之苦。

有求必有苦——所愛的人無法長相左右,

不愛的人偏偏冤家路窄;

加上日常生活與人相處之間的瞋怒、怨恨……

心靈重重煩惱糾結。



有些人仗勢年輕少壯、身體健康,

擁有名望財富而放縱心性。

但,年輕會衰老,血肉之軀也難逃病痛的折磨;

老病使人形態改變,

財寶也無法阻止軀體隨著時日而衰退。

世間有形的物質終究不離「無常」,

人所追求的「永遠」,其實是幻境一場。



真理難逢、佛法難聞,

有緣接觸佛法,務必要深信;

唯有信根深植,才能去除無明、改變習氣。



人生再怎麼長壽,終有盡時;

莫說:等年紀大一點、等到沒有家庭責任再付出…

屆時是不是還有能力、還有機會付出?很難說。

所以要及時把握生命,發揮良能,

且從付出中體會佛陀所說「苦、集、滅、道」。



眾生的重重障礙,很多時候是自己障礙自己。

心門打開,把法接進來,才能受用,

成為付出的能量。

只要有心,天地間處處皆是法、

人人都是一部大藏經;

以清淨心吸收法、力行法,就能增長智慧。



理解真諦,就沒有人我是非與煩惱。

「精進」是自我前進;

如果別人停滯了,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也不要去想對方是不是不能合作、不負責任?

而是要多關心,感恩他曾有的付出。



行在菩薩道上,前腳踏,

後腳若是還黏在地上不肯放,

不只辛苦,也無法前進。

法入心,就能心開意解,轉逆境為增上緣;

所見一切皆美好,這就是「善解」。

日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日子天天好過。



付出造福,其實也是為自己鋪平心路;

人與人之間以誠意虔誠互動,

心平,天下就能平安。



節能減碳不難,難在人的觀念;

不是不能做,也不是做不到,

轉個心念,就能做到。



現代都市就像水泥叢林,高樓大廈愈來愈多,

人們對電力的需求也愈來愈高,

尤其入夏後更依賴空調;

然而冷氣一開,室內清涼,

卻競相對外排放熱氣。



靜思精舍至今還是堅持不裝設冷氣。

感覺熱,就打開窗戶讓風吹進來,

或者拿起扇子搧一搧。

現代人已經忘記那股來自大自然的清涼,

也很怕流汗,只想享受。

但享受太多、耗用能源,

不只污染大乾坤,也傷害了大地。



國際能源總署統計,

去年全球碳排放量創歷年新高,

極端氣候將愈來愈嚴重。

近期中歐五國洪患,

德國遭遇五百年來不曾有過的大水,

易北河潰堤,數萬居民撤離。



地球含藏的資源有限,但人類欲望無窮;

自然資源已經無法承擔人類的揮耗,

因此造成四大不調。人人應該提高警覺。



減少碳足跡,有賴每個人身體力行。

省電、省水是本分事,

人人辛苦一點點、減少一點點享受,

就可以省下能源,和更多人分享;

如此也不需過度開採能源、讓大地受毀傷。



除了降低欲望,還要克服口欲。

許多人遇婚喪喜慶就大肆宴客,

讓動物成為桌上食物——

為了迎接一個新生命,犧牲許多生靈,

本來是喜事,卻添上了殺業。

素食不只是愛惜動物、尊重生命的表現,

更可以減緩地球暖化。

這分愛護動物、保護地球的純真愛心,

是人類最美的心地風光。



節能減碳並不困難,難在人的觀念;

不是不能做,也不是做不到,只是一個心念而已。

飲食清淡適量,就能維持健康平衡;

心靜自然涼、知足就能常樂,不需仰賴外在條件。

人人從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小動作做起,

就是保護地球的大力量。



人禍天災頻傳,源於人心不調和;

如何引導人人回歸清淨善念?有賴教育。



現代有個名詞叫「啃老族」——

年輕人不願做薪水少或職務低的工作,

也做不起粗重的工作,

寧可遊手好閒、依賴父母。



慈濟教育志業重視品德教育,

引導學生守本分、有使命感,

學有專精為社會付出。

老師以身作則,帶動學子利用課餘時間到醫院、

養老院當志工,體會人生的生、老、病、死實相;

學生見苦知福,更懂得「行孝行善不能等」。



六月畢業季,臺南慈濟小學應屆畢業生

杜苑蓉發願「要當師公的一隻小螞蟻,

幫忙轉動須彌山」;

國中部畢業生楊詠崴說,

會發揮愛的能量,帶給別人溫暖;

高中的李欣慧發願,上大學將參加慈青社,

並且接引更多人一同參與。



這群不同年齡的孩子各有心願,卻是同一個方向

——行善不落人後。

感恩師長們用心循循善誘、

以愛陪伴,讓學子通達道理;

也祝福這群學子守護這念純真,

都能達成所發的宏願。



期待人人在心地播撒善種子,

有充滿希望的陽光及清新流動的空氣,

加上法水滋潤,種子就能萌芽、茁壯;

成熟後結實纍纍,

還能夠將善種播撒到別人的心地。

善法綿綿流長,人間就能成為淨土。



請大家多用心!


標籤:
瀏覽次數:282    人氣指數:682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猶太人的智慧財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是禪亦非禪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