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現前擁有的,於己於他,都是饒益;
基於生命與生活的價值觀,
亦即是佛典中所說的:人身難得,
不要耽在是非、對錯、善惡等相對的分別裏;
必須深入相對中去認識,去瞭解,建立起正知正見;
然後,才能將行為的缺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佛法難聞,
不要耽在名相、文句、注解等文采的皮表上;
必須深入法義中去發現,去返照,建立起實修實證;
然後,才能將修養的境界,逐步地提升更高。
珍惜,自己以及他人的色身和法身,
於身的造作,口的言說,意的起動;
必須是從事障礙的突破,
轉煩惱成菩提,轉所知成般若。
計較,往往是發生於自我意識強烈之時,
所謂得失、利害、無非是私欲的作祟,
如果,不為煩惱所惑,不為所知障礙,
必然擁有的全是菩提與般若。
因此,珍惜的結果是饒益的道,
計較的後遺是感報的業;
學佛的主旨是道的修養,業的清淨;
把握住了,受用無窮,錯過去了,輪迴不息!
所以,要珍惜,不要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