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53809
 思情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愛,從一個微笑開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與痛與死與恐懼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回歸最簡單的美
作者: 思情 日期: 2014.12.05  天氣:  心情:

你對寺廟的印象是什麼?
是飛簷翹脊,煙霧繚繞中,充滿求神問卜的人?
還是僻靜山林,高高在上,
得虔誠爬過無數個階梯才得以到達?
矗立在台中大里車水馬龍街邊的「菩薩寺」
顛覆了我的想法,
寺廟原來也可以是在塵囂中讓人不被打擾,
單純停下來歇腳、喘息的地方。


屋前沙石地上30多年的老梅樹,猶如雲門舞集的舞者,
定在一個狂放卻優雅的姿態,枝枒上掛著鈴,
一走近,就聽見風的聲音。
我坐在樹下的大石往裡探,
長著青苔的黑色石牆正流出水來,
如同灌頂般淋在一尊嵌在石牆方格的微笑菩薩身上,
接著又像雨點落進庭院的蓮池,漾起一圈圈水波。


我們都被固有的宗教印象所囿,
寺廟外觀、禮佛的順序、「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概念,
所以,來到簡約、純淨、無所求的菩薩寺
才會感到驚訝。


「每個人的心才是宇宙最珍貴的寶藏。」
認清生命的本質,回歸到心靈就是簡單二字,
因此只有水泥、玻璃、木頭、鋼鐵,
菩薩寺就是由這四個元素組成的背景式建築。


「這裡沒有接待室奉茶,也沒有捐香油的箱子,
於是有些人來就只好默默把捐獻留在菩薩腳邊。」
葉惠貞笑說,原來菩薩寺不是叫人來拜菩薩,
而是一個讓人來面對自己,學會慢慢過日子的地方。


除了一年三次的法會,
這裡不定期舉辦茶席、咖啡席,教人打開五感,
細細品嚐。來這裡的七成都非佛教徒,
「這裡提供的不是神明的保庇,而是生命的自覺。」


「不趕、不急,才能留住美。」葉惠貞說。


我跟著葉惠貞坐在水塘邊的木棧板上,
曬著暖暖的天光,聽菩薩寺的故事。
眼前石牆上攀爬的黑色藤蔓,細密如絲,
就如同是中國水墨畫中的山壁皴紋,
這股詩意可不是刻意營造,
葉惠貞笑說,要感謝牆面做得不平整,
否則也無法蔓生出這種美感。


環顧整個菩薩寺,牆面有蜂窩般的空隙,
柱子的水管外露,不少外觀的破綻,
說不上是個完美的建築,
但,「為什麼要追求完美呢?
人總是用完美來鎖死自己,
也就看不到不完美下發生的意外美好。」


在知名廚具公司工作,常幫貴婦聚會辦外燴的馬愛雲,
過去的步調也總是馬不停蹄,
「我們總是幫自己的急性子找藉口,
為了口碑啦,責任啦!」壓迫自己也壓迫著別人,
直到來到破除形式的菩薩寺,
從最初欣賞外在的美學,
到發現清水模簡約下的內在涵義更深厚。


「這裡像是個學校,把自己歸零,不再指使,
來這裡發發呆、掃掃地、做做菜,
從簡單的生活學習內省,讓自己平衡。」
好比以往總是做歐式高級料理的她,學習做素菜,
她得放下許多執著,不再把缺乏當作不完美後,
處事反而更加伸縮自如,
拓展許多意想不到的可能。


走出菩薩寺之前,
發現腳下有個來時沒注意到的板子,上頭拓著腳印,
葉惠貞說,那是慧光法師的腳印,
代表著「慢慢走、快快到」。
慧光法師說,不要急著反應,
世間的人就是太聰明了,習慣馬上做出反應,
所以才不斷的輪迴。


要讓反應慢一點、再慢一點,讓心沉靜下來。
越是清楚明瞭自己的心,
你就越做得了主。

標籤:
瀏覽次數:203    人氣指數:603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愛,從一個微笑開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與痛與死與恐懼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