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教育、學生的學習態度,普遍都存在著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深層,卻呈現價值觀的不同所導致。教改一直無法令人滿意,主要還是來自「功利」的計算,大家都在計算著如何對自己的孩子會比較好,如何藉由教育來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與優越感,卻從來不是根植於孩子本身的學習與成長。
填鴨式教育、排斥特殊教育生等等,在在可見到「功利」的的身影。為了考到好成績,「貝多芬(背多分)」便消耗了多少學生的學習樂趣,排斥特殊教育生是怕被瓜分學習資源與拖慢學習進度。而這些「功利」的學習思維,卻讓學生的"品格"出現問題。政府發現品格問題嚴重,開始重視所謂的品格教育。
孔子是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他在論語中有諸多對學習的看法,值得現在教育的思考。
一、 快樂學習
論語的開頭,孔子便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他認為人要經常學習,並經常將所學習的知識內容落實執行,那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換句話說,讓孩子知道學習,不如讓孩子喜歡學習,而讓孩子喜歡學習不如讓孩子學習為快樂。孩子能快樂學習,才會有熱情與興趣,其學習也才會踏實。
而現代教育也強調「快樂學習」的重要,但是,為何在台灣的填鴨式教育下的學生缺乏獨立思考,並且有很多人感到不快樂?我們是否該重新思考,不要把小孩子當銀行,努力為他餵存東西!而是該思考如何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為下半生累積永續的資糧!
二、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
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他的意思是年輕人應該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認真誠信,廣施愛心,親近仁人志士。能輕鬆做到這些,才可以從事理論研究。他的弟子子夏也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重賢輕色、盡心孝順父母、盡力獻身國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沒有高等學歷,我也認為他已經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換句話說,學生的學習必須由內而外,從小就從日常生活中的灑掃進退開始學習,學習人與人間的互動,學習如何對父母孝順,學習如何對人尊敬,學習如何奉獻自己所學造福人群。
現代台灣社會,或許因為少子化的影響。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讀書」成了孩子唯一的事情。不用分攤家事,做錯事還有父母善後,無形中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不會為他人著想,不懂分享與尊重,這些都是因為家長剝奪孩子從日常生活學習的機會。為了讓孩子成長,是否該放手,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先學習獨立,當孩子能夠輕鬆圓滿處理日常生活的事物,在學習上才能精益求精,在社會上成為一個讓人尊重有學有專精的人。
三、 知行合一
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論語‧里仁),這種見賢思齊很類似現今管理界很流行的「標竿學習」。這種學習的目的在於迎頭趕上,快速提昇自己的能力,是一種劍及履及的學習與實踐態度。他的學生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業?交友是否守信?知識是否用於實踐?」「見賢思齊」與「內省」的精神都是強調知行合一。也因為這種教育,就難怪其學生子路聽到一件該做的事,沒有做完時,就怕又會聽到另一件了。
有句話說「知識就是力量」,其實這是不對的。知識若沒有經過實踐,是不會產生力量的。在台灣多少考試狀元,但往往與其在社會上的成就不成比率。為何會如此?就是因為缺少實踐的精神,這就顯示台灣的「填鴨式教育」該改弦更張,讓孩子知道應用與實踐知識的重要。
四、 鼓勵多思考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也就是說讀書必須去思考書中所想表達的觀念,以及這觀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若如此,就會越學越糊塗;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一直憑空去思考而不去讀書,自然無法從書中獲得幫助,書中的知識力量無法為自己所用,如此越想就會越頭痛。孔子同樣重視舉一反三,要求學生要多去思考,學生「不到苦思冥想時,不去提醒;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引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教他了」。
同樣的知識,會因時因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運用。因此,在學習時也必須去了解該知識的背景與知識或案例形成的原因,即該知識在現實社會上該如何的應用,如此,這知識才會是一個「活知識」。多方涉略群書,又助於開拓自己的思考範圍與深度,多角度去看人世間的事物,如此更能圓融處理事情,造福人群。
五、 不恥下問
孔子認為:「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不管是求學問還是做人處事,誠實面對自己,才是學習的態度。所以他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論語‧公冶長)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而孔子自己也身體力行,例如其「子入太廟,每事問。」。他人覺得個這樣有成就的人,為什麼凡事都還要問人家呢?孔子自己解釋說:「凡事謹慎,不懂的便問,這就是禮。」
面對學問的追求,態度是很重要的。實事求是,嚴謹求學,不可囫圇吞棗。有不知的要勇於請教他人,如此思慮才會周延,治學才會扎實。
除此之外,孔子認為要廣博學習,他認為自己不是天生就有學問的,只是個喜歡讀書、勤奮敏捷地追求知識的人。認為到處都是學習的機會,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認為學習必須保持開闊的胸襟,不能有不主觀臆斷,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唯我獨尊等四大弊病等等教育學習的主張。
孔子這些學習的主張,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聖而外王的學習之道,並不會隨著時代潮流的經過而遭淘汰,反而歷久彌新。由此在現今價值扭曲,講究功力的社會,孔子的學習觀,不啻是治療台灣教育沉疴的一帖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