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本質~在那生之喜悅與寂滅之間
「人性的本質~非生即滅」。有些人,生活得舒服高尚卻死得不甘心;有人生存得苟延殘喘,死的時候卻是一種快樂,因為解脫了、放開了呀!。這些是對於日本大地震、海嘯及核電廠事故的聯想感言,年紀大了些,亂七八糟的聯想,讓人看不懂請別在意。
回想當初事故剛發生,媒體不斷的讚揚日本人民和政府的當下處置是多麼的優秀和與眾不同,曾幾何時部分災民抱怨沒得吃、救災不力和上吊自殺的聲音也出來了。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與文化對於求生的進行步驟,最初或許不同,但是到最後的人性本質應該是八九不離十吧?
活在當下的每個人,為了求得美好的生之喜悅,有人按部就班的充實自己、有人投機取巧;有人低聲下氣、有人巧取豪奪…。每個人用了不同的方式,其目的也是為了去取得美好生命的報酬。
不同的國家、民族與文化對於求生的表現樣式也不同,有人認為守秩序才能得到最佳的救濟;而美國的O~先生,卻是一邊用飛彈殺人然後取得國家的最大利益,同時還要大眾說他是優秀的「好人」...。
求生之道,國與國、人與人之間是否有所異曲同工之處?想當初日本人侵略中國的各種劣行醜相,又如何解釋人性呢?
人性的最後長相,除非已走到死胡同、瀕臨最後抉擇,乍看之下還是不能定論的,真所謂「蓋棺論定」。
「生死學」是一門新的學問,上網路查詢,可以找出很多的文章和研究議題,但是只要牽扯到「身、心、靈」的涵蓋面,就感覺太文言了,會讓人看不懂。
在短暫的生命中,只想為自己找個簡單的生存方法,優化自己的求生模式,享受那生之喜悅也就夠了!芸芸眾生,為了生存,請諒解「好人」和「壞人」的不同求生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