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談談什麼是神通?所謂「神」,就是日常週遭無所不能;所起佛性妙用。所謂「通」就是暢通無礙。日常生活只要隨緣順緣,毫無罣礙,遇到事情,不驚慌失措,不憂傷悲愁,能捨得放下空花水月情緣,自是神通。神通,以中文的解釋,神而通之,通達一切法,通達一切智。
因為,眾生皆佛,神通也是佛性本具有,所以眾生也皆有神通。只因被惡俗所染,把佛性遮蓋,而發不出神通。就像陽光被烏雲遮蔽,只要烏雲散了,陽光自會大放。我們累世歷劫以來養成的習性,又因自大、自滿、自傲,事事都要符合自己意見,自己觀念;所以人人都有貪、瞋、癡、慢、疑五大惡習,要一下改掉歷世養成的惡習,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才要修行。
而修行時又迷信,又著相。在打坐中,在訓體靈動中,在睡夢中,只要有一點感應,就認為有神通。現在百個修道人就幾乎每個要求發神通,嚴重一點的,用來炫耀自己,而滿足名利的要求,認為不發神通不算成道。更有一些人,說要出來濟世救人,成天迷於要普渡眾生,睡夢中夢到神明賜寶物,到廟宇看見神就認為神要給旨令,神要捉乩童,要為神辦事做法師。
修行只為妄求神通,而不先改掉累世歷劫的舊習,那是本末倒置;修法不但不會究竟,還會著魔的危險。要改掉這些舊習,可不是很容易的事;首先,要「明心見性」,於日常生活中辛勤磨練,勤除惡習;一旦惡習除盡了,烏雲散了,光明自然大放,神通自然大發。
修法中,只求緣性和自在,不可執著和著相;執著和著相,就會執著神通,更有著魔的危險。我們要知道,佛和魔不是二回事,是一物的二面。所謂佛者,就是一絲不掛,一塵不染,清淨又不著的覺者。
《心經》『以無所得故』所以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所得者就不免會著相,故不是佛,而是魔。佛和魔是一回事,不是魔之外有佛,佛之外有魔,就在於你有無所求,有無所得。
修行不可著相,先要了解自己,做好人的本份,了解一切都不可得,不強求,不執著,了了分段生死,自然大發神通,也不見得有神通可得,還是無所得。
又何來~~~神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