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73781
 小米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跟狗吵架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用熱情做事,就能永遠青春不老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分享 喜悅~感謝有您
作者: 小米 日期: 2011.09.28  天氣:  心情:
昨晚結束忙碌一天返家途中,自廣播中傳來這樣的訊息...“搶救阿塱壹成功,交通部不續開台26線...”雖只聽到新聞的重點整理,但對於親自去過阿塱壹也知道有好友是一同關心支持這樣的事情,得知這樣的訊息,自然是喜悅溢於言表的!

剛幾經搜索,終於翻出網路新聞,仔細看內容並非百分之百停建,但見到事情的發展是能讓急欲“水泥化”海岸的一方,有思考保留自然地的另一種可能,仍是叫人欣慰與高興的。

謝謝一直以來與小米共同關懷家鄉土地的好友,急著分享這份喜悅的訊息給您。
如您尚未有機會一探古道之美,也希望您能找個時間親臨感受阿塱壹的好...





【新聞】 阿塱壹古道 學界籲不宜開發
2011/9/27 | 作者: | 點閱次數:1934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有台灣最後天然海岸之稱的「阿塱壹古道」,被交通部規畫為台二十六線公路「旭海到觀音鼻」工程路段,學界呼籲,基於環境永續原則,阿塱壹古道不宜開發且應畫定為自然保留區。

為搶救阿塱壹古道,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瞿海源、陳昭倫,台大教授陳文山、張長義及台北大學教授廖本全等多位學者,強烈呼籲政府應停止台二十六線的興建,並把阿塱壹天然海岸畫定為自然保留區,以「保護台灣最後百分之一的天然海岸。」

學術界已發起連署,目前已累積七百人,一般民眾與社會團體連署更累積到五萬五千零四十六人。這也是繼反對國光石化案後,學界為環保議題興起另一波大型連署活動。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瞿海源表示,民眾誤以為開路才能發展觀光,但阿塱壹古道未受破壞的自然海岸景觀,也是台灣最後百分之一的天然海岸,與其他地方相比,反而更顯得獨特,因此他強力支持畫為自然保留區。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阿塱壹當地的陸蟹多達六種二十二種,其中六種更是台灣特有種,陸蟹物種多樣性之高,世界罕見;而且地森林更有高達五百六十三種植物,其中十八種是全世界只分布在恆春半島的稀有種植物。

陳昭倫表示,多數人常誤以為開路才能發展觀光,但阿塱壹沒有受破壞的自然海景,相較於其他地方反而顯得獨特,「留下阿塱壹就是留下台灣最大的環境生態命脈。」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說,阿塱壹有海岬、陡崖、沙丘、海蝕洞穴和礫石灘等豐富多變地形,也擁有絕無僅有的完整自然海岸地形,但在公路開發後,這些自然景觀恐怕都將受到破壞。

台大教授張長義也表示,以填方、駁坎方式沿海岸陡坡構築的公路路基不易穩固,若道路採隧道方式興建,施工期間的大量棄土、海岸飄沙也將造成環境破壞,即使道路往內陸退縮二百公尺,對當地生態系及地景、地貌破壞,不亞於海岸線開路。

針對學界大動作展開搶救阿塱壹古道,環保署綜計處長葉俊宏表示,台二十六線安朔至旭海段(阿塱壹古道段)是經過環評審查通過的開發案,除非是開發單位撤案,否則仍有其法律效力。

不過開發單位交通部的台二十六線案雖已通過環評,但交通部已經向監察院承諾「在協調各方達成共識前,原則不推動工程興建」。

台東縣政府秘書長陳金虎表示,台東縣需要這條台二十六線的開發案,完成便捷的交通網絡,促進經濟繁榮,學者或是環保團體不應該從單方面的反對開發立場去思考。

他建議採取隧道式的開發,可以避免對生態的破壞,學者應該要兼顧環保與地方的需求,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雙贏的策略。
標籤:
瀏覽次數:86    人氣指數:2466    累積鼓勵:11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跟狗吵架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用熱情做事,就能永遠青春不老
 
住戶回應
 
時間:2011-12-13 22:56
他, 62歲,Dubai,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