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73781
 小米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靠天吃飯的~農夫體驗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發燒 波‧麗‧露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波‧麗‧露
作者: 小米 日期: 2011.07.20  天氣:  心情:
朋友介紹新的曲風
一聽上癮了,分ㄋㄧˇ聽聽看 [:)]

Tokyo/Paris (Violin & Piano) 東京/巴黎 - Emiri Miyamoto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ybaobq4uyc&feature=related 】

有沒有覺得曲中的片段很熟悉!
是的,從13秒處起就是拉威爾的波麗露舞曲
將熟悉曲調重新詮釋,時而緩慢、時而輕快,讓人忍不住隨著節奏擺動

同樣的曲調,用吉他表現也可以有另一番味道
(Maurice Ravel) Bolero - Sungha Jung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aU0C87P4AM&feature=related 】


在YouTube上找到交響樂
波麗露舞曲1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yUvN0yx-lc 】
波麗露舞曲2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lurxvt8SGY&feature=related 】


喜歡哪一種表現法?
各有妙趣~不是!


至於「波麗露」由來,就請奇摩知識告訴ㄋㄧˇ囉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30102126 】

"波烈露Bolero舞曲"是舞曲形式的一種,就像"波蘭舞曲"或是"匈牙利舞曲"一樣!並不是只有拉威爾作的那一首才叫波烈露!而且也不一定侷限在交響樂的形式,像蕭邦就寫過一首鋼琴之作BoleroinAminor,OP.19.!只是拉威爾的那一首因為電影或廣告配樂常常使用所以知名度比較高罷!

「波麗露」是一種三拍子的西班牙舞曲,節奏慵懶而充滿官能美感。並不是所有作家寫的「波麗露」都能夠像拉威爾這首一樣,具有令人無法自拔的魅力。事實上這首具有催眠魔力的音樂,可以說是古典音樂史上的怪胎。起先這只是拉威爾管絃樂配器的練習,全曲不斷反覆一段完全不變奏的主旋律,只更動演奏的樂器組合而已。結果就像畫家的調色盤一樣,聽眾會驚訝單一旋律竟可以在管絃樂的魔法下,顯得變化多端。

尤其是拉威爾鬼才的安排樂曲由弱轉強、由慢而快的發展方式,使聽眾漸漸受吸引,壓迫感重的幾乎要令人喘不過氣來。拉威爾曾自嘲說:「我最滿意的作品可以說是『波麗露』,但它卻根本不是一首音樂。」--

[波麗露舞曲介紹]

  一九二七年,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託拉威爾譜寫芭蕾音樂,這就是《波麗露》的由來。這部是一部長約十三分鐘,不斷重覆同一旋律與節奏,但是音樂的氣氛與氣勢逐漸由慢達到高潮的作品,徹底改變幾世紀以來管弦樂曲的概念。首演後短短的兩個星期就讓拉威爾名揚全球。

  小鼓輕輕敲出波麗露舞曲的節奏,弦樂撥奏輕輕和著,長笛獨自吹出主旋律的前半段,單簧管緊接著重複這個樂段,然後低音管吹出主旋律的後半段。這段旋律懶洋洋的且有點哀傷,但是有一股獨特的爵士樂風味。高音單簧管緊接著重複這個樂段。主旋律再度出現時,仍用類似的手法,不過這次用極少聽到的柔音雙簧管主導奏出旋律,隨後多種樂器組合以三種不同的調性奏出頗像管風琴聲音的效果。愈來愈多樂器加入演奏,音量也愈來愈強,長號吹出爵士樂裏經常出現的滑舌效果。鈸與鑼聲猛然一饗,樂曲的調性突然轉變,從C大調轉到E大調,把整首樂曲推向最高潮之後結束。

  全曲建立在由兩個16小節樂段構成的主旋律上,素材如此單調,拉威爾卻用極出色的配器技巧,寫成一百絢麗多采的樂曲。

[拉威爾生平介紹] MauriceRavel
  拉威爾一八七五年三月七日出生於法國西布瑞。西布瑞是位於法西邊境庇里牛斯山西端的小漁村。父親是傑出的工程師,這個瑞士裔法國人,在受僱於西班牙鐵路公司時,認識了一名美麗的巴斯克少女,後來結成夫妻。拉威爾出生後幾個月,全家從西布瑞搬到巴黎定居。拉威爾的童年過得很愉快,父母非常鼓勵他和弟弟朝自己的興趣發展。拉威爾的嗜好是音樂,父親讓他從七歲開始接受音樂教育。他父親和許多音樂家的父親不同,並不認為立志成為音樂家是走錯路,一八八九年就送拉威爾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就讀。
  這年巴黎正舉辦世界博覽會,來自全球五十個國家的藝術家、科學家和工程師齊聚在巴黎。十四歲的拉威爾給這個展現人類黃金年代的盛會迷住了,各國文化也對他後來的作品產生深遠影響。
  拉威爾身高僅一公尺半,頭部大得與肩膀並不相稱。為了彌補缺陷,他愛穿最時髦的衣飾,還蓄最時興的小鬍子。他和藹可親,卻有點孤僻,所以即使是非常親密的友人也不知道他真正的想法是甚麼。

1875年3月7日出生於法西邊境的西布瑞。
1889年獲巴黎音樂學院取錄。
1895年創作早期主要作品《哈巴涅拉》與《古風小步舞曲》(最早出版的作品)
1900年加入由藝術家和音樂家組成的「阿帕希」團體。
1905年第四次角逐『羅馬作曲大賽」失敗。
1909年結識俄羅斯芭蕾舞團團長住吉列夫;完成第一部歌劇《西班牙時刻》
1912年完成第一部芭蕾舞音樂《達夫尼與克羅埃》
1915年在法軍擔任卡車司機。
1917年母親逝世。
1922年前往倫敦巡迴演出。
1925年完成第二部歌劇《孩童與妖術》
1928年第一次前往北美洲巡迴演出;創作《波麗露》
1932年車禍導致創作生涯結束。
1937年接受腦部手術後在12月28日逝世。

標籤:
瀏覽次數:105    人氣指數:1905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靠天吃飯的~農夫體驗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發燒 波‧麗‧露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7-21 22:32
他, 55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21 21:36
他, 55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21 21:26
他, 55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21 21:23
他, 55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21 10:41
他, 55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21 09:57
他, 55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21 09:51
他, 55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