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73781
 小米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Both Sides Now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東西的故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愛 與 不愛
作者: 小米 日期: 2011.07.16  天氣:  心情:
因喜歡接近自然、親近山林,初始與登山社一同探訪自然
又藉由不同的自然體驗認識了野外的蟲魚鳥獸、花草林木
在一次次尋幽訪勝間,總見著人為開發、粗暴的墾伐對待
爲不捨這一切的美好環境在“人本主義”不當的破壞下犧牲
慢慢轉“消費”自然之思維,進一步挺身為自然朋友發聲

雖然愛自然,也想盡一份心力維護,但對於環保團體的抗爭行動,基本上仍作了某些程度的保留,直到慢慢接觸,瞭解這些在媒體前“張牙舞爪”名不見經傳的平凡人物後,視野有了不同的廣度,想法亦有不同的深度。

在張作錦先生的大角鹿與核電廠(註)文章中提到:『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說,久為世人所服膺。但是「過分的適應」,在生物學上叫作「特化」。太特化的生物種族,在生存上常會造成不良的適應。

人類可以不用身體去操勞,而發明各種事物來服務自己。不過那些叫作「體外器官」的東西,仍然要服從「進化」的規律。

人的「角」,在數千年的文明進展之後,本已粗壯得可以,到了發明核能,可謂已達臨界點,人類已經有點負荷不起了,那麼結果會不會像大角鹿的命運一樣呢?

舉世各國,無不追求工業化,就連兩個墊底的「社會主義國家」朝鮮和古巴,最近也聲言要發展經濟了。擴張生產業,沒有電不行。發電用的石油和煤炭已瀕臨用罄,且價格高昂,核能發電乃取而代之。現在哪個國家的政府敢說停止經濟開發呢?哪國人民願意降低物質享受而再過返璞歸真的生活呢?』

是的,「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一切的肇因,來自於人類無限擴張的慾望,“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什麼事都求便利,然而便利的背後,犧牲的是什麼?付出的成本又何止是眼前所見的“便利”“便宜”能算得出的?

人,無法跳脫整個大生態體系,如果全然以“人”的角度思考,無視於其他生物之生存權,最後一切後果仍會由人類自己承擔...

而綜觀地球之46億年壽命,人類也不過是最後的一百萬年才出現在地球上的,人類對地球所做的事,相較於地球提供給人類使用的資源、良好的生存環境,實在是太“不人道”了!

李根政:「翻開台灣環境運動史,環境保護從來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沒有抗爭,就撐不出環境保護的空間。抗爭的過程當然要講道理,但是講道理是為了喚起更多人意識覺醒,是為了增加談判籌碼,壯大反對力量,而非天真的以為講道理就可以講贏。」

「當我們看到環境的破壞、世界的不公不義,必然心生憤怒、悲傷,甚至恨意,但我們必需往內心觀照,觀照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情緒,當我們往內觀照時,將會看到我們內心對土地、人們的愛。當我們回到「愛」這個根源,回到我們愛大地、愛人類的初發心,想到孩子天真無邪的容顏,大地無所不在的奇蹟,就會產一股源源不絕的力量。」

這愛與不愛,來自於每一個你我的切身省思。人類文明發展到現階段,已然讓大地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負擔,在此談論這樣嚴肅的話題,並非倡議人類該放棄現有發展,退回史前生活!畢竟,這一切的進程是不可逆也無法改變的,即便如花蓮鹽寮淨土區紀復先生過著非一般人所能及的簡樸生活,也仍依賴部分“文明產物”,但他提醒大家,在每個人所能及的範圍,只要能時時省思,每事用心...按個人情況、條件,生活環境來取捨,定出自己的方式,必能逐漸達到儉樸的生活。

就生活層面來說,現有的每一“消費”行為,都是你我─消費者可以決定的,如果消費者只站在被動的角度,被廠商、企業、財團以發展經濟,擴大需求的媒體訴求牽著鼻子走,大地之母殞落的速度只有更速,無以復加了。

是的,所有的“真實與論述確實有努力的距離”,但如能自每日睜眼展開生活的第一步開始思索,相信這點滴的愛必能匯聚成流,形成江海,維護的自然還是你我賴以生存的大地!

最後,再引用以馬內利”修女“活著,爲了什麼?”的話作結尾:「物質的消費無法解除生命的焦慮,精神的思惟也無法克服存在的孤寂。為有愛的行動,在關切、付出和分享當中,每一個生命才得以完整,人類靈性的光芒才得以晶瑩綻放。」


後記:
人生短短不應只有情,該是有愛
此愛
不該~小
要廣、深、遠

註:
2011/6/2日記『人類以「文明進化」毀滅了自己』http://www.i-part.com.tw/diary/diary_viewpage.php?o=2273781&d=587

李根政─論抗爭的愛與慈悲 http://leekc-95kh.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23.html

地球公民基金會 http://met.ngo.org.tw/

鹽寮淨土區紀復 愈少愈自由 http://www.newstory.info/2008/10/post-23.html
標籤:
瀏覽次數:93    人氣指數:1693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Both Sides Now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東西的故事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