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84,756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329721
嚴華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瞋怒嚴重打擊身體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端節愉快!!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端午節
作者:
嚴華
日期: 2012.06.23 天氣:
心情: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
、艾節、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節、蒲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
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
屈原的節日(一說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
起源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
汨羅江自盡殉國,有些說法則與吳國大夫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
南朝蕭梁時期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是一部中國古代荊楚地區
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介紹文集。在該書的第卅節裡頭記載著:「
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
……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斯又東吳之俗,事在
子胥,不關屈平也。」認為東吳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已被當時
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關於粽子,則有當地的記載:
「鄉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屈原與伍子胥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
少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即農曆
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
另外一種說法,學者聞一多指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
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聞一多《神話與詩》的《端午考》),可
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相傳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今江浙一帶)
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
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或裝在竹筒中,投到江裏去。後
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
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1939年,抗日戰爭烽火正燃之際,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為紀念愛
國詩人屈原,於是議定每年端午節屈原逝世之日為詩人節。
名稱來源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
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
」。《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意義
紀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吳王夫差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裡,於
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
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後抱出
父屍)。
紀念秋瑾的就義。
習俗
人們在端午節掛艾蒿和艾草(艾葉菖蒲),有些地區會以菖蒲、艾葉
、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以僻邪驅瘴。殷堯藩《端
午日》詩云:「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
,但祈蒲酒話昇平。」梅堯臣在《端午晚得菖蒲》詩云:「薄暮得菖
蒲,猶勝竟日無。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壺。」喝雄黃酒、游百病、
佩香囊、備牲醴。
在大中華地區、日本、越南,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在荊楚地區,煮
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現在各地粽子不論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如浙江的湖
州粽子、四川的椒鹽豆粽、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等。
在臺灣,端午賽龍舟是年度大事,早從在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便有
龍舟競渡,古稱「鬥船」;當時台灣府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法華寺半
月池主持友誼賽,發展至今,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當天都
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固有「五月鑼鼓響半天,阮卜看龍船行河邊
!」的典故。從農曆五月初一開始,便在道士引領下,劃龍舟、打龍
鼓至水邊「請水神」,再決定爐主、頭家、龍船會;端午當日,選手
必須先祭拜龍船,將香火插在船上。競賽結束後,待到農曆五月十日
「送水神」,在恭收龍船,期待來年再戰,知名的龍舟賽會場有新北
市碧潭、宜蘭冬山河、彰化鹿港吉安水道、台南運河與高雄愛河等。
古說:「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
、糉子、……」。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香囊內有硃砂、雄
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4]
有些人會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窗上,或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
咒。又有午時立蛋之俗,傳說中如在午時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來年
會有好運到。
在江南地帶,家家都懸鍾馗像,鍾馗捉鬼,用以鎮宅驅邪。端午節是
一個潮濕酷熱的季節,這時百種毒蟲開始滋生,也依照漢方的角度,
喫雄黃酒來避疫病。
閩南俗諺有:「未食五月粽,破裘不願放」,形容過了端午節才進入
夏季的炎熱,才正式將大衣收起,進入夏季。
民俗活動
懸菖蒲掛白艾
五月五日,古時亦稱惡月惡日,先秦以來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亦
因古人認為疾病是惡魔鬼神附於人體所致,故世俗要懸天中五瑞以辟
邪驅瘟和逢凶化吉。天中五瑞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
花。石榴花的根部可驅蟲;蒜頭有著濃烈的氣味,懸於門外據說亦有
驅瘟辟邪之效;通常菖蒲被認為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
劍,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故有蒲劍斬千邪之說;而艾草則代表百福,
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種可以治療疾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
使身體健康。現在看來,懸天中五瑞確實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端午
節時值初夏,多雨潮濕,病菌容易滋生,懸菖蒲、艾草等可以藉助它
們揮發的氣味清潔空氣,消除病毒。
驅五毒
古代人們將蛇、蠍子、壁虎、蜈蚣或蜘蛛稱為五毒。民謠說:「端午
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
害防病。每到端午節,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即剪紙),或
貼在門、窗、牆、炕上,或繫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諸毒。
掛鍾馗象
此習俗在中國的江浙一帶比較普遍。鍾馗是唐代一位儒生,因貌醜被
皇帝除名,鍾馗一怒之下力碰殿堂階梯而死。後鍾馗被附會成專門捉
鬼的鬼王,並且成為人們在歲末時張掛的門神。由於五月瘟疫易於流
行,死者眾多,人們想起專門捉鬼的鍾馗,於是就在端午節懸掛鍾馗
象了。
龍舟競渡
龍舟競渡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民眾競
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根據近人考證,其實中國古代劃龍舟並不
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古人將
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愈快愈好,於是便衍生出端
午競渡的習俗了。古代參加競渡的龍舟已很講究:船身窄而長,還有
龍頭、龍尾和鱗甲等裝飾,船上結七彩,張旗傘。競渡時鑼鼓喧鬧、
鞭炮齊鳴、萬人喝彩,場面極為壯觀。可見龍舟競渡其實也是驅瘟避
邪的一種行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濃於悼念忠忱的愛國者。
香袋和蘭草湯沐浴
古時端午節,姑娘們不僅愛佩戴「五瑞之一」的石榴花為裝飾,還要
精心製作玲瓏剔透的衣香粉荷包和香袋,內裝芳香馥鬱的藥物如白芷
、丁香等,其香氣具有驅蚊辟穢的功效。
此外,每到端午清晨,有些地方亦有把煮熟的熱雞蛋放在小孫子的肚
皮上滾來滾去,然後剝去蛋殼給小孩子吃的習俗,據說這樣做日後小
孩子就不會肚子痛。心靈手巧的母親還會用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小
黃瓜、胖娃娃、小紗燈和小粽子等各式各樣的小玩物,掛在孩子的身
上,據說也是為了驅除瘟疫。有的地方更以蘭草蒸煮於水中沐浴,用
以辟邪,所以端午節亦有「沐蘭節」之稱。
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食品。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
洗粽葉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親友之間還相互饋贈。早於東漢時,
人們已習慣於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間開始吃獨具清香而消暑的粽子了;
吃粽子的習俗要到晉朝初年才固定在端午節,當時民間食用的粽子是
用蘆葉裹高粱米做成的;至唐,粽子已經成為節日和市場上的美味食
品了。歷經多朝,粽子的風味和粽餡的種類更形多樣了,如明代有以
艾葉浸米而成的「艾白粽」,清朝宮廷用乳酪浸米一夜後煮成的「奶
子粽」和乾隆年間出現的「火腿粽子」,吃粽子的習俗更已遠傳日本
、朝鮮和東南亞諸國。現代粽子的品種、花色都日益繁富,形狀、用
料和餡類亦按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口味而有所不同。
飲雄黃酒
中國很多地區都有過端午節飲雄黃酒的習俗,雄黃是一種礦物質,把
它調合在米酒中,便成了雄黃酒。因端午節臨近酷暑,各種蟲類病菌
紛紛活躍起來,古人很早就認識到雄黃解毒防疫的功能,加之民間傳
說《白蛇傳》裏的白蛇就是喝了雄黃酒後現出原形,所以民間都起而
仿效,在端午節以菖蒲根泡雄黃酒,更會以雄黃酒給小孩擦鼻子、耳
朵,或在額上寫上「王」字,據說一樣有驅毒的效能,這種風俗稱為
「畫額」。
除此之外,古時沒有消毒藥水或清潔劑,人們多趁酷暑蟲疫瘟生之前
,即端午節期間,於房子四周灑上雄黃酒,用以殺蟲解毒。雖然如此
,因現今人們了解到雄黃含有致癌的物質,即使喝少量也對人體有害
,故這種「因時制宜」的藥酒亦已被淘汰。
台灣端午節保留大量端午禮俗,台灣人俗稱端陽、「五日節」或「五
月節」,習俗為吃粽子、飲雄黃酒、驅五毒、飲午時水、沐午時水、
午時立蛋(傳說中能在午時,立起雞蛋可以得到好運)與賽龍舟。端
午禳除的習俗源自於夏至,台灣習俗認為端午當天正午,是全年陽氣
最盛的時刻,因此配合飲用午時水可強身健體、驅除百病,加入了香
茅、艾草、菖蒲等驅邪植物,或是掛榕枝、飲雄黃酒、佩掛香馨(香
包)更可達到功效;另外當天也會使洗艾草水,同樣也有防毒健身的
效果。全國最著名汲取「午時水」地點在台中市大甲區鐵砧山上的劍
井。
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是台灣民間三大民俗節慶。中華民國政府立端
午節為法定假日,依規定放假一天。
標籤:
瀏覽次數:
51
人氣指數:
631
累積鼓勵:
2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瞋怒嚴重打擊身體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端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