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與分享 ~~~ 人 的一生,到底在追求甚麼?
英國某小鎮有一個青年人,整日以沿街為小鎮的人說唱為生;這兒,有一個中國婦女,遠離家人, 在這兒打工。他們總是在同一個小餐館用餐,於是他們屢屢相遇。 時間長了,彼此已十分的熟悉。有一日,中國婦女關切地對那個小夥子說:不要沿街賣唱了,去做一個 正當的職業吧。我介紹你到中國去教書,在那兒,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現在高得多的薪水。
小夥子聽後,先是一愣,然後呢 ? 難道我現在從事的不是正當的職業嗎?我喜歡這個職業,它給我, 也給其他人帶來歡樂。有什麼不好?我何必要遠渡重洋,拋棄親人,拋棄家園,去做我並不喜歡的工作? 鄰桌的英國人,無論老人孩子,也都為之愕然。他們不明白,僅僅為了多掙幾張鈔票,拋棄家人, 遠離幸福,有什麼可以值得羡慕的。 在他們的眼中,家人團聚,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幸福。它與財富的多少,地位的貴賤無關。於是, 小鎮上的人,開始可憐這位中國婦女了。
中國山東,有這樣一對夫婦剛剛結婚時,妻子在濟甯,丈夫在棗莊;過了若干年,妻子調到了棗莊, 丈夫卻一紙調令到了菏澤。若干年後,妻子又費盡周折,調到了菏澤。但不久,丈夫又被提拔到了省城 濟南。妻子又托關係找熟人,好不容易調到了濟南。可是不到一年,丈夫又被國家電業總公司調到重慶。 於是,她所有的朋友,就給她開玩笑-- 你們倆呀,天生就是牛郎織女的命。要我們說呀,你也別追了, 乾脆辭職,跟著你們家老張算了。但是,她以及公婆、父母,都一致反對。幹了這麼多年,馬上就退休了, 再說,你的單位效益這麼好,辭職多可惜。要丟掉多少錢呀!再幹幾年吧,也給孩子多掙一些。其實, 他們家的經濟條件已經非常優越。早已是中層階級,但是他們仍然惦念著那一點退休金。於是,夫妻兩個 至今依然是牛郎織女。
中國人,是一個尚義輕利的民族。中國人一直是為了某種自己未必真正明白的主義而活著。於是,中國人, 不能在沒有目標的生活中活著。而這個目標,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理想,可以是金錢,可以是孩子,可以是 老人…………但是,唯一不可能是的,就是自己。中國人,可以很委屈的活著。可以是工作上的極不順心, 可以是婚姻上的勉強維持,可以是人際關係上的強作笑顏,可以是所有欲望的極端壓制,可以是為了一個 所謂的戶口 ……哪怕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也在所不惜。
中國人,可以過異常艱難的日子,但並不能安貧樂道,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必定有一個近乎玩笑的藉口; 中國人,可以把高官厚祿當作成功,中國人可以把身家百萬當作理想,中國人可以拋卻天倫之樂四海飄蕩, 但是,中國人唯一不認可的成功 ~~~ 就是家庭的和睦,人生的平淡。 於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度,把愛國、崇高、獻身、成功、立業的情結推向了極致, 他們要麼 在大公無私,其實是捨本逐末的漩渦,痛苦掙扎,要麼在肩負重任,其實是徒有其名的圈圈,受盡折磨 … 唯一遺漏的,就是自由和自我。於是,在外國,婦孺皆知的道理;在中國,沒人能整治明白。 ~~~ 五呆的感言 ~~~ 五呆的<三業法 >: 專業 == 敬業 == 樂業 做一個常常喜樂,活在當下,活的自信,活的自在,活出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