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四日,結束了我的大陸之旅.
和以往最大的不同,這回主要是旅遊休閒.地點是上海,時間雖短暫但內容豐富.
上海是一個商業的城市,和文化的北京各擅勝場.
新天地無疑是上海商業化的表徵.早已成為遊客所必去.
泰康路上的田子坊,近年來聲譽鵲起,穿梭在小巷弄間,雖嫌侷促但別有風味.
思南路兩旁盡是梧桐樹,婆娑搖曳,綠意盎然,是無數名人的醉心所在.孫中山.周恩來.何香凝故居皆座落於此.這裡美輪美奐的高價獨棟出租公寓櫛比鱗次,而且還在繼續興建中.隨著不少知名餐飲業與服飾業陸續進駐,高檔的氛圍已經逐漸成型.
思南路這一線,名人的加持配合商業的開發,未來潛力無窮.
記得四.五年前,當時我開心的參觀,剛登場的莫干山路M50文化創意園區,更寄予無限厚望, 此番重遊,沒 想到發展了幾年,看頭依然不足...在文化上,上海與北京相比,仍像個小孩子.
倒是外灘上的和平飯店,經過精心改造,昔日風華再現.與七年我曾經駐足的印象大不相同.古樸裡融入了現代的元素,讓人激賞,內心低回不已.
我漫步在上海外灘.夜景如此迷人.
燈火通明,光影浮動.遊人如織似潮水.
那一棟棟的老洋樓兀自佇立著.歷史的足跡斑斑,彷彿訴說著曾在這裡演繹的無數故事.
五光十色,斑爛奪目.上海今日的繁華,即使是六朝時代的秦淮河畔,怕是亦難出其右.
走著.走著.
我的思緒拉的越來越遠.
一輛的士倏地停在我身旁不遠處.
兩位老人家還來不及上車,車子便因一位衝出來的年輕人搶先上車,迅速關上車門揚長而去.
留下錯愕的老人家.
以及錯愕的我.
俗話說,一世吃飯,三世穿衣.
連吃飯穿衣都有學問.
因此.
在繁華的背後,上海理應有更深沉的人文精神作為底蘊.
這個城市,朝氣蓬勃,充滿了無盡的希望.
在給予祝福之際.
我同樣對此間的居民寄予厚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