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993158
 旅月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印度中下階層最可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朝鮮第一美人成蕙琳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父母的順序
作者: 旅月 日期: 2017.10.03  天氣:  心情:
不能將父母需要,擺在個人需要之前!這世代「三明治族」得學會:替孝順畫界線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97781

撰文者諮商心理師 張璇

試著拉好情感界線,不再只是告訴自己「沒辦法」和事必躬親,較能轉換僵化的依存關係
,更能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或軟硬兼施的威逼。不是逃避該盡的責任,也不是要棄父母
於不顧,表達對父母的愛有很多方式,一旦迷失了自己,其他的關係也會受到傷害。有句
話說:「父母年紀愈大愈像小孩。」但對於許多親子之間依附關係較黏密的成年子女來說
,卻可能百感交集。


華人家庭中的子女,在學習獨立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孝親思想」與「自主性」(個體化)
的拉扯,和各種「毒性規條」羈絆,難以張伸羽翼自在地遨翔,到了父母年邁時更走不開。


當「孝順」變成綁架家庭關係的鎖鏈


許多子女因父母依賴心較重,不得不將父親或母親的需要,擺在個人需要之前;只要稍對自
己好一點,或是違抗父母的指令或期待,便會受到罪惡感的猛烈襲擊。為了避開自我責難的
痛苦,有時甚至要付上失去工作和健康的代價,家人關係與婚姻生活也大受影響。


全職或非全職照護家屬,也常要放棄交朋友的時間和渴望。當有照顧責任在身,即使是與老朋
友見面吃個飯,也會覺得是種負擔。除了個人時間有限,無形的壓力總如影隨行,因此許多照
護家屬常選擇不再參與朋友聚會,友人們也可能因總是被拒絕,而不再邀約。

顧者要盡孝道 自主與自私不能混為一談

照顧者因為善盡孝道,或親子關係過度黏結,常忘了生活曾經是有趣的,忘了自己除了兒女的
角色之外,也可以有些自己的生活,或是將「自主」與「自私」混為一談。「別再把父母一直
揹在自己身上」這件事情知易行難,需要時間,也需要勇氣和覺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但如果不早一點開始轉變目前的依存模式,未來的適應將更加困難,不僅主要照護家屬的身心負
荷可能愈來愈沈重,其他人際關係的損害也可能更劇烈。縱然不易卸除、擺脫所有的包袱,至少
,可以嘗試分擔責任的重量,才可能留出一點時間和耐性給孩子、配偶、友人或自己。
標籤:
瀏覽次數:337    人氣指數:1137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印度中下階層最可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朝鮮第一美人成蕙琳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