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613502
 陽光燦爛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打籃球去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大海的由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讀 雅堂筆記後的隨想
作者: 陽光燦爛 日期: 2009.07.31  天氣:  心情:
拜讀連橫 所寫 雅堂筆記

其中茗談論及早期台灣人的飲茶習慣與大陸地區習慣有所不同

內文寫到

茶之芳香 出於自然 薰之以花 變失本色

這個批評 對於現代的我來說 非常的認同

北方人飲茶

喜歡在茶中 夾雜花朵

而花香與微量元素會干擾茶的本質

所以這是很不成熟的方式

再者

質量好的茶葉根本不需要其他添加物

一口回甘 生津止渴

一口好茶入口 深呼吸之 間 茶香 清幽 深遂 淨化每個感覺細胞

那北京人處處講究精緻 怎麼會如此飲茶呢

原來

北方不產茶 又沒有現代茶葉抽真空與低溫保鮮技術

由南方送到北方 我想以不新鮮且因為氣候關係受潮

所以說必須藉由花朵 提香

在連橫 時期

台灣最貴重的茶市武夷茶

與現代的不同

連橫曰

武夷之茗 厥種數十 各以嚴名

上者 每斤 一二十金

挖勒 好貴唷 係金ㄟ

比我現在的冠軍茶差不多唷

而我們現代人喝茶

卻是以烏龍茶為上品

但是查閱歷史

烏龍茶在以前 {連橫時代}

卻是 不入品

差了一百多年

沒想到大眾的口味差這麼多

為了要考舊 總算查到了 百年前烏龍茶怎麼煮

連橫曰

烏龍 為北台名產 味級清芬

色又濃郁 巨壺大盞 或以白糖

可以去暑 消基 不可以入品

挖勒 竟然說烏龍是不入流的

這一段依我的看法為

烏龍茶為球狀柔輾而成 所以說用大茶壺 滾水 煮茶

是絕對正確的 因為茶葉可以舒展開來 烏龍茶的香氣因而可以充分發揮

加白糖這段 我自己在家測試

挖 好喝比一般市面上什麼清新 五十嵐 等 還不錯唷

可能是我的茶葉好吧 哈

至於不可以入品這一段 我只能說當時年代不同

舶來品比較好吧 請愛用國貨 好嗎

再考察 陸羽茶經

古人煮茶喜歡在水第二沸時加入一點點鹽

我來實驗發現 這跟泡茶的溫度有關係

比如說烏龍茶大約是在80度 泡出來較不苦澀且芬芳

按照茶經泡茶 與一般泡法比較

很奇怪

古時泡茶法 茶為更加提升 但茶香有點改變

重點是 解渴

這一點我不能提出為什麼

最後

在台灣

泡茶飲茶的方式

已經與百年前改變很多

而我們看世間事 不也是改變更多嗎
標籤:
瀏覽次數:18    人氣指數:218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打籃球去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大海的由來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