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要有願景.
願景是一個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主政者無可卸貸的責任.
願景不是空口說白話.
願景具體而微的體現在市民生活之中.
做 為一個改制超過三十年的直轄市,高雄市的未來願景是什麼?高雄人希望的幸福快樂是什麼?
我贊同天下雜誌的說法,人民要的不是漂亮的經濟成長率, 而是幸福的生活.
但是,如果幸福是結合了滿意與快樂的綜合體.
那麼,如果沒有經濟的健全發展與成長,幸福要如何持續呢?
幸福與快樂 ,當然離不開經濟.
宜蘭縣推展觀光,高雄縣走精緻農業,嘉義縣希望德國福斯汽車來設廠,不是為了經濟,不是為了創造當地的繁榮,又是為了什麼 呢?
根 據高雄市政府新聞處,民國七十二年出版的大型宣傳刊物,高雄市是一個(工商港灣大都市).
近三十年的物換星移.
高雄人捫 心自問.
我 們的目標 真的實現了嗎?
答案若是肯定 的.為什麼我們與同樣是直轄市的台北市,雙方的差距越來越遠?
高雄市中心,新興區.前金區.苓雅區的主要道路,租售看板與空屋隨處可見,冷飲店.小吃 攤.檳榔站.鮮魚湯店,這種低成本的商業層次行為觸目皆是.
傳統透天民 居中,成年人夫妻因受迫因而與父母親同住,三代以上同堂的比例勝過已往.
高 雄市的房價,最高檔最貴的大樓,價格只能與台北市最便宜的老公寓相當.
這些現象,顯示出住民謀生不易,整體生活品質難以往上提升.
諷刺的 是,高雄市的生活指數,儘管與台北市相比如此之低,但北部人南下的意願仍然不高.高雄人離鄉背井卻不少.
何以如此?
意識形態執政,坐令良機大失而已.
高雄人慮不及此,是命.
天下雜誌民意調查思不及此,則是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