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原諒,就能放下一切
 
  
  真的沒人知道下一秒、明天、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一件事情也許發生的是讓自己很痛苦、討厭的, 
 可是也許背後有個"不同"的意義!
 
 
 
 身邊的討厭鬼,可能是你的恩人,
 
 他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同學、老師、主管、
 
 客戶、業務員、路人甲、乙......
 
 不要去計較眼前的吃虧、被冒犯、被羞辱、被責難、
 
 這些都只是浮雲一片,
 
 在一生中,或許隔幾年也就忘了,
 
 或許下個月、下週、甚至明天、下一秒鐘,
 
 這些都將被另外的事情所淹沒,
 
 可是有一件是不會變.....那就是....
 
 我們仍然要面對未來,繼續走下去。
 
 
 
 窮的時候,渴望富有;
 
 生活安逸了,怕幸福不能長久。
 
 該決定的時候,擔心結果不如預期;
 
 看明白了,後悔當初沒有下定決心。
 
 不屬於自己的,常常心存慾望;
 
 握在手裡了,懷念未擁有前的輕鬆。
 
 生命若不是現在,那是何時?
 
 能隨心所欲的去過生活,這才是人生啊!
 
 
 
 看破無常
 
 
 
 
 更生人楊振堂打死台大副教授謝煥儒的事件,
 
 引起台灣社會的恐慌;
 
 然而,謝煥儒的妻子--張美瑛,
 
 卻在第一時間選擇原諒。
 
 
 
 她的寬容,安撫了所有人的不安。
 
 採訪謝煥儒夫人,對我而言也是煎熬。
 
 經歷喪夫之慟的她,傷口尚未平復,
 
 我去探問她的內心,是不是太殘忍?
 
 
 
 2007年7月23日,
 
 謝煥儒在河濱公園遭毒癮發作的楊振堂用棍棒打死,
 
 她的妻子張美瑛馬上從花蓮趕回台北,
 
 在飛機上她不斷默念︰「南無阿彌陀佛」
 
 台北傳來的消息只告訴她丈夫病危。
 
 她不知道其實丈夫是被亂棍打死,
 
 心裡還抱著一絲希望,希望丈夫可以化險為夷。
 
 
 
 然而,當她趕到醫院時,丈夫已經往生,
 
 慈濟的同修們也已經趕到醫院為丈夫接引。
 
 她沒有呼天搶地的大哭,也沒有咒罵楊振堂。
 
 她默默流著眼淚,靠在丈夫耳邊輕聲地說︰
 
 「爸爸,我們原諒他。」
 
 因為在佛教信仰中,
 
 人往生時,耳識是最後離開,
 
 若丈夫能夠聽見她的聲音,
 
 她只希望丈夫走得無牽掛。
 
 看破無常,當作還前世的債。
 
 
 
 
 她說︰「我不要丈夫帶著仇恨離去,
 
 若是前世欠下的孽債,還了,當下解脫;
 
 如果沒有欠,那他就是現世菩薩,
 
 用死亡喚醒社會大眾要對更生人伸出援手。」
 
 張美瑛擦乾淚水,說︰
 
 「無論原因為何,我都欣然接受。」
 
 驗屍當天,警方借提楊振堂到現場做筆錄,
 
 他不停地說︰「我不知道。」
 
 張美瑛不恨楊振堂,她說︰
 
 「我要如何仇恨一個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的人?」
 
 「明天先來,還是無常先來?」
 
 
  
 張美瑛說︰「上人(證嚴法師)常常教誨我們,
 
 我卻只是沒感覺地聽了就算了,直到這次事件,
 
 我受到很大的震驚,才真正體會了無常。」
 
 在警方交給張美瑛的遺物中,
 
 有張發票,謝煥儒買了麥片、果汁,
 
 為孩子張羅早餐。
 
 當時在家裡接到警察電話的,
 
 是唸大學二年級的二女兒,
 
 她哭著說這種人都不值得原諒;
 
 大女兒對著報紙上楊振堂的照片一直畫叉,
 
 寫著︰「雜碎雜碎雜碎!」
 
 小兒子才剛升高二,
 
 每天晚上,他要躺到父親的床上才能睡著。
 
 謝煥儒一直是孩子的大玩偶,
 
 會故意改編歌曲,跟孩子一起大唱︰
 
 「小小姑娘,清晨起來,一不小心,跌入毛坑!」
 
 他自己的童年卻很刻苦,
 
 大學聯考時雖然考上高雄醫學院,
 
 卻因為家貧而改唸台大植物系,
 
 因為哥哥已經先考入台北醫學院,
 
 家裡只供得起一個孩子唸醫學院。
 
 唸台大時,謝煥儒沒錢買車票,
 
 總在清晨花幾毛錢買兩個饅頭,
 
 從台北走上一整天才回中壢老家。
 
 這樣一個好人卻被壞人給殺了,為什麼要原諒?
 
 謝煥儒的學生哭著打電話給張美瑛問:
 
 「師母,你怎麼能原諒他?我到現在還是好恨。」
 
 張美瑛卻說:
 
 「楊振堂也是可憐,他的養父養母早死,
 
 養姊也不肯再收留他,我們要怎麼怨恨他?」
 
 療癒傷痛,深思生命真價值
 
 
 
 
 張美瑛又說:「我也沒有第二個45年來怨恨了。」
 
 原來,張美瑛的童年也充滿傷痛。
 
 45年前,她自己就是直接受害者。
 
 當時經商的父親被朋友倒債,
 
 父親只好倒其他親友,天天有人到家裡討債。
 
 複雜的人來人往讓念小學的張美瑛被人傷害,
 
 她不敢告訴父母,
 
 幼小的她認定唯一解脫的方法就是自殺,
 
 她無時無刻不想著自殺的方法。
 
 有天,她在家附近的大樹上看到一句話:
 
 「常唸觀世音菩薩消業障」
 
 年幼的她不懂佛法想說家裡從小拜觀世音,
 
 跟著念總沒錯吧。過沒多久鄰居發生了兩件事,
 
 讓年幼的她比別人還早領悟到生命的可貴。
 
 有天,隔壁鄰居的大哥哥跟女朋友去划船,
 
 沒想到船翻了,大哥哥不幸淹死。
 
 在喪禮上,大哥哥的母親駝著背,
 
 用柺杖打棺木大哭說:「你這個不孝子,
 
 怎麼可以讓我白髮人送黑髮人!」
 
 她驚覺如果自己自殺了,
 
 只是把一切的苦丟給父母。
 
 不久之後,鄰居有對夫妻吵架,
 
 妻子氣不過上吊死了,她的父母堅持開棺驗屍。
 
 他們商借張美瑛家的騎樓驗屍,
 
 小小張美瑛在一旁看了更是心驚,
 
 鄰居太太還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沒娘疼愛。
 
 
 
 這兩件事讓張美瑛了解:
 
 「人要好好活著,因為我們對別人有責任。」
 
 漫長的青春期,張美瑛更不斷思考:
 
 「我活下來,生命的價值是什麼?」
 
 考上台大歷史系以後,
 
 張美瑛在登山社認識謝煥儒。
 
 講起丈夫,張美瑛總是帶著笑。
 
 謝煥儒家境貧窮,身高又只有153公分 ,
 
 獨獨張美瑛看見他的內心善良又有正義感,
 
 她甚至認為,
 
 嫁給謝煥儒是她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她說:「如果我可以幫助他成家立業做好事,
 
 不也很好嗎?」
 
 從心放下,欣然看待生死題
 
 
 
 
 當電視新聞播出張美瑛選擇原諒的新聞後,
 
 一位慈濟的張老師打電話給她,
 
 原來在四十幾年前他的父親也是被壞人打死,
 
 他的母親滿心仇恨。
 
 在電視上看到張美瑛選擇原諒後,
 
 他反問八十幾歲的老母親:
 
 「我們當年非得要一個公道不可,
 
 得到了什麼?除了將壞人關起來,
 
 我們沒有時間療傷,
 
 全家人都得靠精神科醫師開藥才能過日子。
 
 如果我們當年選擇原諒,是不是會不一樣?」
 
 
 
 張美瑛也聽說鄉下曾經有一個賣豆漿的婦人,
 
 非常愛漂亮,
 
 每天清晨都會打扮得很美才去煮豆漿,
 
 有天清晨,歹徒打開半掩的大門,
 
 不只搶了她全身的項鍊珠寶,
 
 還把她推進滾熱的豆漿裡。
 
 婦人往生後,警方仍遲遲無法破案,
 
 她的家人便在婦人下葬時,
 
 讓她一手拿著利斧,一手拿刀,
 
 要她化為厲鬼追兇復仇。
 
 他們告訴張美瑛,
 
 他們真的好後悔當初為什麼
 
 不能讓死者好好安息?
 
 
 
 在謝煥儒的告別式上,
 
 張美瑛送給參加的親友一本《生死皆自在》,
 
 書的封面上寫了一段話:
 
 「遠去的親人已如一只飄揚的風箏,
 
 假如有一根線把它拉住了,
 
 這個風箏就會一直掙扎;祝福它,放下它,
 
 就讓風箏自在飄到它該落地的地方。」
 
 當瘦弱的張美瑛微笑說︰「對於這一切,我欣然接受。」
 
 旁邊的人都紅了眼眶。
 
 
 
 去找張美瑛前,我為自己找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最後我才安了心,因為我不是探刺他人傷口,
 
 而是真心想知道︰「我們要如何原諒犯錯的人?
 
 人要如何學會寬恕?」美瑛師姐謝謝你,
 
 你讓我終於懂得什麼是「慈悲喜捨放長情」
 
 ※ 網路轉載文章「張美瑛的原諒」※
 
 
 
 
 
  
 「明天先來,還是無常先來?」
 
 我們應該更寬心的去看待一切,
 
 就不會與人爭啥了,
 
 
 學會原諒,就能放下一切。
 
 ~與您共勉~
 
 
   
  
 
 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