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83167
 空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人生第二專長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上海港對國際物流的重要性與SW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企業選擇國際物流中心決策因素之
作者: 空空 日期: 2011.02.09  天氣:  心情:
本文經由訪談大桃園地區知名企業廠商及文獻探討,將各企業(廠商)選擇國際物流中心的各項決策問題,轉化為層級分析架構。共區分為區位及交通、基本專業能力、財務及成本及客製化服務等四大決策因素,並將此四大因素再細分為15項評估指標。透過對產官學及知名企業的問卷調查,並運用模糊層級分析法(FAHP)進行企業選擇國際物流中心決策因素與權重的量化分析。經由模糊層級分析法得到整體平均權重的結果得知企業(廠商)最重視國際物流中心之決策因素為物流專業能力,其次依序為客製化服務、區位及交通、財務及成本因素。在15項評估指標中,最受重視的前5項評估指標依序為應變能力、服務品質、資訊處理能力、運輸配送能力、配合彈性等。此研究結果可供各企業(廠商)選擇國際物流中心以及國際物流中心業者研擬經營策略時之參考。
關鍵詞:貨物通關、國際物流中心、模糊層級分析法
一、緒論
台北關稅局自民國85年起,成立快遞貨物專區,提供24小時通關作業。為使國內外廠商物流發貨配銷作業更加便利,我國財政部制定「物流中心貨物通關辦法」,海關制訂「物流中心貨物通關作業規定」,在物流中心內得進行貨物重整或簡單加工並具有保稅的功能,實施24小時通關和自主管理。將原來保稅倉庫的業務加以延伸至物流中心,業者得兼營國內物流業務、擴展營業範圍、增加資本額與自主管理。台灣物流業因此產生更多的商機,各大型企業也紛紛申請財政部物流中心之執照,並將業務擴展到「國際物流」、「國內物流」、「貨櫃流通」、「保稅倉庫」四大功能發展多元化整合性物流業務。因此本文利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應用於企業廠商選擇國際物流中心所考慮之決策因素與權重。
本文除就目前我國國際物流中心設置及其經營現況加以探討外,並藉由相關國內外文獻,從企業(廠商)的觀點探討其選擇國際物流中心之決策因素,以期增進更佳之物流運作及更符合企業廠商之需求來吸引更多物流委外之商機。研究對象則僅針對國內三方物流業者或專業物流業者申請財政部物流中心執照,可實際經營國際物流業務之物流中心。
二、文獻探討
2.1 物流中心的定義
根據商業司的定義:「物流中心」係針對銷售物流,使該項動能有效處理而設置;故凡從事將商品由製造商或進口商送至零售商之中間流通業者,有連結上游製造業至下游消費者,滿足多樣少量之市場要求,縮短流通通路及降低流通成本等關鍵性機能的廠商,即可稱之為「物流中心」。而其主要營業項目為商品的配送、暫存、揀取、分類、流通加工、保管、採購及產品設計開發。其中,商品配送為現階段認定之物流中心基本項目。
「物流中心貨物通關管理辦法」所稱之物流中心,係指經海關核准登記,以從事保稅貨物之倉儲、轉運及配送業務之保稅場所。物流中心內得進行物流必須之重整及簡單加工,而且物流中心必須以登記經營物流為主要業務之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其實收資本額新台幣三億元以上(陳英一,2002)。
2.2 國際物流中心經營概況
民國90年8月第一家國際物流中心設立,至民國93年8月為止共有9家國際物流中心,如表1。其中台北關稅局轄區有世聯倉運股份有限公司、昭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東源物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保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盛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厚生股份有限公司、優比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高雄關稅局轄區有科學城物流、好好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等。
表1 我國國際物流中心比較表
公司名稱
資本額
成立時間
廠區面積(M²)
監管海關
監管編號
中心位址
世聯倉儲
3億
2001.08.20
24,307.59
台北
CL010
楊梅
昭安國際物流
9億
2001.12.10
29,330.00
台北
CL020
桃園
東源物流事業
4.16億
2002.03.14
17,322.41
台北
CL030
林口
好好物流國際
5億
2002.10.08
16,786.50
高雄
BL030
高雄
中保物流
4.95億
2002.12.06
13,689.80
台北
CL040
盧竹
盛達國際物流
3億
2003.05.19
1,715.12
台北
CL050
蘆竹
厚生股份
3億
2003.06.02
8,142.00
台北
CL060
盧竹
科學城物流
3億
2003.11.12
12,570.22
高雄
BL040
台南
優比速物流
3億
2004.08.01
17,206.57
台北
CL070
大園
資料來源:本文整理
2.3 模糊層級分析法(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FAHP)
模糊理論由Zadeh(1965)提出,係探討如何將現實生活中不能用明確劃分範圍來區分的事物使其數學化,其主要特點在於以隸屬函數來代表模糊集合,認為領域中不同的元素對於同一集合有不同隸屬度,以隸屬度表示元素和集合的關係,並進行量化。本文以糊糊理論為基礎,運用模糊層級分析法(FAHP)法整合專家意見,建立企業選擇國際物流中心決策因素評估模式,提供相關企業(廠商)在選擇國際物流中心時之參考。
模糊AHP法操作過程
由於現實環境是屬於一個模糊的環境,而人類的思維又具有不確定的特性,因此,將層級分析法擴充到模糊環境中,所構建的模糊層級分析法可對具有模糊性的決策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以彌補層級分析法無法解決模糊性問題的缺失。張美娟(2003)認為採用FAHP的優點包括有:
1.可處理較難量化的研究問題。例如:尚未成熟的新興產業經營策略問題、社會科學面向之資源分配優先順序問題。
2.減少學者專家評估各要素時之不確定性。
3.呈現專家認知的模糊現象,不會刪去任何獨特意見。
4.呈現專家集體決策時的模糊區間,可作為決策者採取個人經驗判斷時的彈性空間。
經由FAHP的操作過程,可將傳統AHP 做適當的修正,並解決傳統設計上的缺憾,使所得的決策結果,能更為接近事實。
FAHP 法的執行步驟和傳統的AHP法大致相同,相異處在於模糊AHP需設定模糊語意、解模糊化及正規化。模糊AHP法操作步驟如圖1所示。
三、研究設計
3.1層級架構建立
經由蒐集國內外企業選擇物流中心決策因素相關文獻(Bowersox,1996;陳昱文,2002;謝壽山,2003;謝宗穎,2003)以及訪談桃園地區知名企業廠商,彙整為「區位及交通因素」、「基本專業能力因素」、「財務及成本因素」及「客製化服務因素」等四項決策因素,以及31項評估指標。為顧及客觀起見,將決策因素下之31項評估指標,以廠商為對象之問卷方式(共寄出12份,回收11份),採二分之一以上的共識為選取標準,進一步篩選出15項評估指標進行AHP專家問卷,並建立決策因素階層,如圖2。
企業選擇國際物流中心之決策因素與要點
3.2問卷設計與樣本結構
本文問卷之目的在於確定企業選擇國際物流中心決策因素評估指標之相對權重。問卷依據AHP法加以設計,此法是在同一層級做兩因素間重要性之比較。衡量尺度劃分為同等重要、稍為重要、頗為重要、極為重要、絕對重要等五個等級,分別賦予1,3,5,7,9 的衡量值,另外介於五個衡量尺度間賦予2,4,6,8 的衡量值。依所獲得的問卷資料,利用三角模糊數整合各專家之意見,並建立模糊正倒判斷矩陣,且計算出各因素之模糊權重,經解模糊正規化處理得明確權重值,建立國際物流中心決策因素體系。
鑑於目前物流業相關文獻皆以一般物流公司或未具保稅功能之物流中心來進行研究衡量,因此本文對於問卷調查對象的選取上,分別為主管國際物流中心之財政部關稅局高級官員,經濟部商業司專研物流業作業機構,報關、倉儲及運輸業管理層級,曾經或目前是國際物流中心進儲企業並為該企業(廠商)具有最後決策權之主管,以及相關領域之學者等。依照其專業性可分為政府機構、學術界、物流業界、國內外知名企業(廠商)等四類。對於回收問卷的分析,採用相關的應用軟體(Microsoft Excel)加以自行撰寫程式計算及整合。
四、調查結果與權重分析
4.1 回收樣本結構
本文共發放24份問卷,分別以網路電寄及親訪方式邀請專家參與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 民國94年10月5日 至11月5日止,共計回收21份,回收率為87.5%。另針對回收問卷個別計算其「評估指標」之權重,並進行一致性檢定。以成對比較矩陣之CI 值小於0.1以及CR 值小於0.1 作為檢定之標準。在21份問卷中,有6份未通過檢定,因此視為無效問卷而予以剔除。後續之相關分析則以通過檢定之15位專家所提供之意見做為運算資料,問卷之有效率見表2。
標籤:
瀏覽次數:94    人氣指數:294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人生第二專長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上海港對國際物流的重要性與SW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