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最常見於國外旅行團 
國外旅遊一般都是結伴同行(group),有些航程的飛行時間較長 
旁邊若有熟悉的人,不但可以聊聊天,互相也有照應 
 
偏偏航空公司登機證上的排位,卻是依照旅行團員護照的 
英文名字排列給座位號,當然拆散了各小 group,哈...有些人登機後 
硬是要賴,管它三七二十一號碼對不對,屁股一坐,這麼巧就在同行旁 
後面登機的旅客發現座位有人坐時...嘿~~~你要協商喔 
協商後你才知道最後是坐哪裡,而這過程總是令人莞爾 
 
原本是很好的習慣,有座位號碼才入座,又不會佔據別人的位置 
是不是心安理得而快樂呢 
 
但這在現代口語上,已不完全是原來的意思,例如 
 
     - 沒有明講「某些人」是如何如何之時 
     - 沒有明講「某些事」是如何如何之時 
 
卻有「特定人士」跳出來反駁,有人就會說這個人「對號入座」 
 
因此,俗語所謂的對號入座,其實是在沒有確切的事證下 
疑心生暗鬼或無中生有,認定其實並未對號的座位便是自己的 
或當真是煞有其事 
 
人生的經歷上,不管你喜不喜歡對號入座,完全是個人的選擇或興趣 
說對也好,說錯也罷,無所謂啦,也無傷大雅,只是茶餘飯後的其中話題 
或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而已 
 
或許~~~一笑置之吧,是不是其中一個辦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