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建立孩子的自信
第二步:直接面對焦慮與害怕
第三步:擬出一個行動計畫並且進行角色扮演練習
第四步:假設最壞的狀況並進行角色扮演練習
第五步:進行任務報告
第六步:再度減壓練習
在現實世界中遇到霸凌問題該怎麼辦?長期被霸凌的孩子通常較為退縮沒有自信,因此當師長得知霸凌事實時,第一步是建立其自信,鼓勵孩子有勇氣面對;接下來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告訴他「焦慮」與「害怕」都是正常的反應;一定要先處理完、同理孩子的情緒後,才能進入行動階段,訂定詳細的行動計畫,並搭配「角色扮演」的技巧,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年齡的聲音,此外應模擬各項最糟糕的情境,多讓孩子練習;開始行動之後,要經常與孩子確認霸凌的狀況是否有改善,並且隨時幫孩子降低回應霸凌時產生的種種壓力。要特別提醒家長,實際遇到霸凌問題時,爸媽第一時間應該要聆聽孩子的感受並同理之,而不是批判孩子。
預防應重於治療!!我如何參與預防「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是一種負面經驗,並非孩子在學習成長中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弱肉強食更不該被視為正常的校園文化。目前各級學校對於霸凌事件的因應方式,習慣透過軍訓體系的介入,標籤霸凌學生,或者採退學、轉學等消極方式來處理,卻往往治標不治本。
對此,《兒盟》認為,學校方面應該強化校園霸凌因應機制,包括發生後的輔導體系以及事前強化教師霸凌認知與因應技巧;師長方面,必須對於霸凌事件有一定的敏感度,而非視為學生之間的遊戲,在處理上也要有技巧,以免造成受凌學生二度傷害,並且結合輔導資源,從學生的個人特質加以輔導。家長方面,如何敏感自己的孩子涉入霸凌事情,充分給予同理與妥當的協助,並與老師充分溝通建立合作關係,以確保孩子的安全。
台灣也在關注「校園霸凌」的單位或組織有哪些?
目前長期關注校園霸凌議題的單位,除了兒福聯盟之外,人本教育基金會、社團法人花蓮縣記憶空間學會都有相當多的實務經驗。
對於校園霸凌,如果你有什麼好點子來營造更友善的校園環境?你覺得老師與家長要如何對待與處理霸凌與被霸凌的孩子?歡迎上兒少國是會議網站發表看法。
延伸閱讀:陳彥文譯(2011)。霸凌不要來:十招教孩子遠離霸凌。臺北市:兒福聯盟基金會。( Sherryll Kraizer, PHD,2007)
(這是Yahoo!公益頻道的「做什麼公益?!」系列文章,本次「關懷校園霸凌」議題由兒童福利聯盟提供)
如果你曾經參與過校園服務或活動,抑或是你有什麼樣的心得,或是你平常就有參與關懷校園霸凌議題,現階段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十分歡迎您在該網站留言、分享唷!也可在此按下「推」的按鈕,或是分享至「Facebook」或「噗浪」等群族,引起更多人關注「校園霸凌」的議題,順手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