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83167
 空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入駕時的打咯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認識比較
作者: 空空 日期: 2009.02.19  天氣:  心情:

每個人都有個別差異性,雖然大家都知道這點,但可能從小,兄弟姊妹之間就會被父母長輩們被動的拿來互相比較,一開始就是誰比較可愛,再來就是誰的成績好……這樣情形直至成人,也被比較社會地位、經濟環境、婚姻幸福等。



同樣的,我們也會主動拿自己與其他人做比較,甚至也拿社會的八卦新聞來做比較,如他
為什麼這樣那樣傻,如果是我就如何如何等等,彷彿你我遇到了同樣的事件時,表現的都會較八卦新聞主角來的高明。人都喜歡以自己的角度來衡量週遭人事物,當他人與我有差異時,就斷定是他人的不足與不是。比較,就無形中種植在大家的意識形態中。



有比較,就意味著有著預設的標準。
人們想認識自我、評估自我,因此人們藉由和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較,並用別人的形象或某種特點來衡量自己,並以此來對自己做出某種評價。



比較也是社會化的過程,當進入一個新環境,想要了解自己該如何適應生活,在群體中有何作用及該如何表現自己,若對自我不瞭解,就會產生不安與焦慮。於是,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就透過與他人的能力和條件的比較而確定。

正面的態度來看比較,或許是推動進步的原動力,在
比較客觀的事實下,讓我們能試著能看到更清楚、更全面的努力。但是問題往往出在我們在比較之後,下了個怎樣的主觀判斷,而又讓這判斷怎樣的影響了生活。如若認為自己經常比較優於別人就容易產生優越感,只看到自己這方面的長處,看不到也不願承認其他弱點,驕傲自大、並凡事求完美而造成壓力;若自己被比較為較不如別人就易喪失信心、產生嫉妒或敵意、或產生自我防衛心而攻擊他人缺點、貶低他人或害怕被遺棄。



如果不能完全避免與人比較或被人比較,就先了解比較的背後目的,是在認識自已與在群體間建立安全感。因此,當你意識到自己又是在作盲目比較時,就停止吧:當意識到比較後出於妒意而又開始貶低他人,以讓自己感覺好一些時,這對心智成長及與人交際並無益處;而當他人將你被比較後,讚美你的一切時,那也只是他人所見到你的部分,並不足以為傲;或是他人比較後檢討或批評你時,那也只是他人的眼光與立場,不必盲從他人的方式。



在自己的環境和條件裡,接受自己,善待自己,才能學會欣賞他人,而從他人身上看到自己所不足的另一面,並對自我做某些調整和改變,使自己不斷進步。如此,比較~~才能產生正面與積極的意義。

標籤:
瀏覽次數:27    人氣指數:827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入駕時的打咯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