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中"我的密友"欄位,為什麼要設計成九位?
假如有3個旅游勝地A、B、C供你選擇,你會根據考慮要素,諸如景色、費用和居住、飲食、旅途條件等一些準則,去反覆比較這3個候選地點,然後做出決策嗎?
又例如對兩個工作機會做出選擇?此時,考慮要素為:錢多;事少;離家近,然後的處理方法?
以上範例(網路上有)
如果以9個密友來加以選擇,此時,考慮的要素為何?將為第一個困難點。因為所選的要素如果不合理,其含義混淆不清,或要素間的關係不正確,都會降低AHP法的決策品質甚至失敗。
第二個困難點是從九中選一,有多個要素要考量(更何況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加上更多的階層處理,委實是ㄧ個大工程。
有關如何做出決策?
在這文章,我把9個密友和AHP層次分析法聯想在一起。(在此聲明對公寓的女性住戶並無不尊重,若有不當之處,請包含並指正。)
「量化」 (數字化),是電腦處理的必要途徑。又所謂「依法不依人」,用人為的主觀意識去評比ㄧ件事或物,往往不夠客觀且易犯錯。
上網查詢「何謂AHP層次分析法」和「AHP偏好程度級距」,可以得到較原始的重點說明。
AHP分析4步驟:
Step-1.分解(建立系統的遞階層次結構,並選用合理的要素兩兩比較判斷);Step-2.加權(九個尺度議題) ;Step-3.評估 ;Step-4.選擇
其中「AHP偏好程度級距」,則是在討論如何處理加權的方法,內容則是提到九個尺度之設計。
在做問卷調查時我們常見的「偏好程度級距」 (想像成喜歡程度級距),
從
低喜歡=1分;中喜歡=3分;高喜歡=5分
進而
非常低=1、低=2、中等喜歡=3、高=4、非常高=5等五個等級,這是ㄧ般人習慣而且簡易明瞭的用法,但是專家總是異於常人,使用電腦AHP方法來處理時,則搞出九個尺度來使用。
所以為了更加精細的加權計算
改為
在五個等級兩兩之間插入2、4、6、8四個,成為1、2、3、4、5、6、7、8、9共九個尺度,如此可將「文字感覺」的高、中、低,「量化」為9個不同加權參數。
其實習慣上,一般人面臨多尺度差距時,通常至七個尺度等級已是極限,而五或六個尺度似乎是常用的習慣尺度等級,而AHP層次分析法則以九個尺度幫助決策者作偏好的比較。
所以,如果以9個密友來做AHP選擇處理,其難度似乎高了些。
PS.喜歡旅遊的,找旅遊地點議題;喜歡尋找另ㄧ伴侶的、選擇股票的…
哈!無聊時,夠你研究了。(註:對不起,失敗了別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