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形成不容易.
有句話說,一世吃飯二世穿衣.
人有錢了,呼朋引伴,吃吃喝喝的.只要肯用心學習,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名珍佳餚,要分辨並不難.
穿的門道比吃又深一層.
眼光好壞,對色彩的搭配敏感度,乃至於一個人的質感與形的塑成,都會造成連帶的影響.
我相信鐘鼎山林,人各有志.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因為,人的喜好抓不準的.
我要說的是一般大眾普遍認可的標準.
以吃來說,常見的豬蹄膀肉,有的燒出來香氣四溢,口感十足.有的軟趴趴的,聞的味道就不對.
我相信廚師的手藝是有別的.但我更清楚同樣是豬蹄膀,一百斤以內的豬和一百到一百二十斤的豬,肉的質感相差極遠.前者的體重很容易飼養達到.後者看起來只差一.二十斤,殊不知豬肉的結實感就差別在這裡,並且豬隻此時吃的食物很多,卻長肉不多.因為肉質在這個時候產生變化.
餐飲業想節省成本,豬農想多賺些錢.這裡面學問大.
穿衣的顏色也一樣.
同樣的黑色,有多種細微變化.有的看了就很雅致,大方宜人.
有的黑色染的像水溝的黑鼠那樣,怪而不搭調.完全失去美感.
如果不能準確掌握色澤差的異性.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