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政府最有利的武器 不是是否擁有核武 而是是否擁有充裕的財源 也就是來自人民的稅收及其它可支配收入 而人民要督促政府最好的切入點 應該也正是如何有效監控政府各項支出及支出項目 這樣的一個簡單卻重要的概念 或許大部分的人都懂 但卻只有少部分的民間團體可以有系統的去執行 發揮公民參與 以對提升政府治理的正面合作功效 而不是只停留在強力批評政府那樣對立 消極且負面角色 錢要用在刀口上 1997年成立的國際預算夥伴(International Budget Partnership IBP)組織就是積極扮演這樣的一個監控及督促的正面角色 串聯著世界各地超過100個民間團體 它們的口號很簡單「預算透明化 生活即可改善」 它們的訴求也易懂「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減少貧窮問題」透過了解政府金錢流向 希望確保「錢用在刀口上 」 或說用在人民心口上 滿足人民最缺乏的那部分............. 墨西哥 民間團體預算監督工作有效提升聯邦預算溢注在減少農村孕婦死亡率 巴基斯坦 民間團體用預算監督機制去追蹤政府在地震災後重建支出的比率與品質 此機制也引起了全國對普遍災後重建基金的執行與計畫的檢討........... 最後 目前正在進行的計畫是請願書簽署活動 號召世界的人民一起問我們的政府 他們到底在我們身上花了多少錢 台灣是否也該來加入響應? 身為納稅人的你我 讓我們一起想一想 並採取行動 .........節錄自"簡赫琳(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務系助理教授)一文" http://www.internationalbudget.org/ <><><><><><><><><><><><><><><><><><><><> 代議民主行之多年 也衍生很多弊病 公民參與 公民監督 期透過各種管道 國內有"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網際網路隨選視訊系統(IVOD)--立院議事會議轉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