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下班途中,不經意聽一段廣播節目,主持人訪問一位新書作者 
(sorry, 名字沒記住) 好像是寫散文還是小品,作者說 : 
 
許多人在幫助別人時,往往是不自量力,就像燭光,雖然能照亮屋子,但卻無法 
照亮燭台以下的地方 
 
話是說得錯,但仍不能以偏概全,只要有顆善心才是最重要的 
 
自愛迪生發明電燈後,世界自此大放光明,帶來人類很大的方便,電燈泡給人 
感覺是明亮 直接,蠟燭也從主要光源退居當點綴,但有時人們還是喜歡它 
點亮蠟燭看著微小亮光,燭火隨風搖曳,蠟燭給人還是充滿溫馨 浪漫 希望 
譬如:生日蠟燭,情人節燭光晚餐,消災祈福的燭光法會 
 
想一想,假如你能安靜地看著燭心的火光,且試著用掌心去試試那火光的溫度 
雖然只是一蕊小小的燭光,都有一股溫暖的力量,而你之所以能感覺到那股 
力量,是因為你的掌心裡也流淌著一樣溫暖的血液,讓你的血液溫暖地流動著 
直到那顆心真正的跳動起來 
 
只要心中還有一蕊小小的燭光,就能照亮前方的路 
 
想一想,最難得還是有心人啦,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