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樣子的確進入了停滯性通膨的狀況, 
主因可能錢比東西多, 或者說, 以美元做為標準的貨幣貶值. 
如果是以前, 經濟的調整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 
我猜現在可能參考各產業的情況, 5年就會一個循環. 
轉換的情形有兩種可能: 
1. 貨幣大量消失 
美元大量貶值, 或轉出其它貨幣大量消失. 
例如大陸經濟泡沬化. 
那就會陷入經濟蕭條, 也就是1920年的狀況. 
薪資和物價一起下跌. 
2. 生產力大幅提高 
所以產生許多實體/虛擬的貨品使貨幣能等價兌換. 
目前有很多新電子產品(非技術突破), 看起來是有機會. 
這種狀況也會創造很多就業機會. 
如此則有可能變成薪資和物價一起上漲. 
至於太陽能產業, 我倒是很怕變成2000年的網路, 
中看不中用, 最後反而造成1的狀況. 
 
最近的楊宗緯事件, 
讓我想起了大學時代的一堆損友. 
當年荒唐的學生生涯, 
一個個好友被二一, 
重考後又是一條好漢. 
不要說被人用異樣眼光看著, 
自己心裏莫名的自卑, 
也就難怪會想假裝是正常的大四生. 
但錯就是錯, 該有的處罰還是要有. 
就像考試失敗, 勇敢得接受考上的學校. 
對我來說遠比重考上更好的學校更值得. 
這麼多年了, 大學文憑對我來說還是如魔羯的羊腳, 
只能隱藏在黑暗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