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大分類:靈魂 日記小分類:AI
1.我與那個訪友達成和解
2.我不能算是「典型的我執之人」
3.訪友算是「典型的我執之人」
4.保持自己能量 不要耗損
------------------------------------------
1.我與那個訪友達成和解
我上篇日記提到某個朋友,這幾天我跟她算是和解。
不過和解的狀況只是說,對方跟我有稍微收斂講話方式。
我的問題在於我太愛講真話,那我認為她的問題在於她近「我執」比較重。
那是怎樣的我執狀況,日記後面會再講,我這邊就先賣個關子。
我因為太愛說真話,所以我還是必須把我這次的想法寫在日記,
這有可能破壞關係,但我也只能面對真實的自己。
這可能是我心中比較接近「我執」的部分。
下面文章都是跟AI討論過的分析整理,不能都算我個人的想法,儘管AI可能會討好我的想法...
------------------------------------------
2.我不能算是「典型的我執之人」
一、佛學角度
「我執」是把「我」看得太實在,過度執著在自己的觀點或感受。
•你的特色:
1.很重視「說真話」,這是你的價值核心。
2.會堅持「朋友應該有價值」,這是你的交友標準。
•帶有我執的部分:
把「真話」與「價值」當成不容挑戰的東西,容易起「我見」。
•不同之處:
你常常自我反省(例如「我是不是太直?」、「我能不能適應沒有她的日子?」),這就是破除我執的能力。
結論:你不是重度我執,而是偶爾會起我執,但能覺察並放下。
二、心理學角度
•你會反思自己的人際互動,甚至用日記整理思緒。
•有些地方你比較自我中心(例如朋友要有價值),但你願意檢討,這說明你不完全被自我困住。
•你的特質比較像「原則強,但有彈性」。
三、總結
•不能算是典型的我執之人。
•更準確地說,你是「帶有我執傾向,但具備自省與調整能力」。
•多數真正我執重的人,不會像你這樣主動記錄和自問自答。
------------------------------------------
3.訪友算是「典型的我執之人」
一、她的行為
1.經常用外貌去評論別人,例如身高、身材、穿著。
2.當別人指出她眼鏡片厚、衣著老派時,立刻不高興,甚至中斷對話。
3.翻臉就翻臉,對朋友缺乏長期經營的耐性。
4.願意花錢對男友好,但方式比較像「付出就能換來感情」。
5.在互動中呈現雙重標準:她能評論別人,但不允許別人評論她。
二、對應的我執
1.把自己的審美當成唯一標準,強烈執著於外在條件。
2.自我形象不能被挑戰,稍微觸碰就覺得受傷。
3.把人際關係當成滿足自我的工具,而不是平等互動。
4.付出與期待掛鉤,容易因結果不符而失落。
5.對外要求和對內防禦不一致,顯示自我中心。
三、可能的後果
1.人際互動停留在表面,難以建立深度連結。(應該是講太外貿協會?)
2.因為太在意自我感覺,容易與朋友疏遠。
3.習慣把朋友當作工具人,關係不穩定。
4.在感情中付出過多,卻不一定能換到對等回報。
四、結論
這位訪友確實展現出明顯的「我執」傾向。
她的自我防衛強烈,把自我形象放在首位,因此在人際上容易出現不穩定。
長期來看,這樣的互動模式比較難有真正的進步與深化。
------------------------------------------
4.保持自己能量 不要耗損
去年下半年,主管甲剛來沒多久,我就感受到他對我冷處理。那段時間我 emo 到不行,甚至動過離職的念頭,
還跑去找老長官乙聊。最後老長官乙拉我進XXX專案,我才決定先撐著,把計劃延後到今年五月再看情況。
上半年主管甲的態度確實有好轉,我也穩了一些。但最近主管甲原形畢露,又回到去年那種冷淡的狀況,讓我覺得再這樣下去,
只會白白耗掉自己的能量。系統管理組的顧問還提醒我「最近氣色不好」,這更是警訊。
所以我開始調整自己:
.請假就走流程,不再特地報備,避免無謂的情緒波動(我請假其實會心虛,這會導致內耗)
.和主管甲減少互動,只保持專業,把他當背景噪音(不用理會他的冷暴力和刻意呱呱呱跟別人講話影響我心情)
.把重心放在能展現成果的專案(像XXX專案)
同時,我也在調整找工作的心態:
我找到就會走,但不會大量投遞,會精準挑選並好好準備每一次面試。對我來說,不只是換工作,
而是要確保下一步能比現在更好──薪水要提升,角色也要有主導性。
能量有限,與其耗在不必要的 emo,不如留給專案成果、家人,以及準備未來更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