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於企業,如同品德之於人,相當重要.
品牌靠打造.
打造一個品牌,靠的是千錘百鍊,沒有日積月累的功夫與考驗,品牌難以在市場彰顯.
藝術同樣的有品牌.
藝術創作者塑造自我品牌,通常有跡可尋,藏家容易把握..藝術鑑定者塑造自我品牌,既難且學問大,莫衷一是常見.
新中國當年選了徐邦達.劉九庵.啟功.謝稚柳.楊仁愷等五人,組成國家書畫鑑定小組.他們各具專長,有時意見亦時生扞格.可見鑑定之難.
1995年10月,浙江國際拍賣商品拍賣中心,在杭州秋季書畫拍賣會上,一幅張大千的(仿石溪山水圖),真偽問題引起軒然大波,徐邦達與謝稚柳(當時仍在世),倆人各執一詞.直至1998年杭州中級人民法院做出判令,全案始告一段落.
徐邦達與謝稚柳當時的爭議,不少藏家印象深刻.
那一年的杭州拍賣,我恰好在現場.也了解日後爭議與官司(買主有意見)的一些過程.
我要說的是,以徐謝二人聲望之隆,地位之崇高,猶有不同見解,迫使買賣雙方不得不訴諸司法解決..何況是吾輩普通賞畫之人.
除了多看多學,細心研究,找肯負責又信任的人下手..收藏其實別無蹊徑.
偏聽之惡,更為收藏者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