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季氏篇》「益者三友章」云: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損矣。」 人生在世,不可以一日沒有朋友。過去社會如是,今日世界亦然。唯朋友有益、損之分別 。與益友交往確能互助共勉,精進人生;誤交損友則足以敗壞人格,墮落沉淪。是故,擇 友一事務須審慎而為之。 孔子說過益友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 「友直」者,指與言行正直的人為友。若朋友為人正直,講求道義,則與其交接亦能盡安 「道義相砥,過失相規」之友道。 「友諒」者,指與誠實安信的人為友,這樣的人性格是多麼敦厚忠誠,並且堅守承諾,不 會為求滿足一己私利而作出欺詐、出賣朋友的事情,與其交往必然有助於誠信品德的培養 。 「友多聞」指與博學多聞者為友。朋友的知識越是淵博,閱歷越是豐富,與其交往便越能 增長見識而有所啟發,從而得以突破原有的知識界限,提高知識水平。 孔子認為,跟上述三種人交往有進德輔仁之裨益。唯近墨者黑,若誤交下面三種損友則有 損人格。 「友便辟」指與「習於威儀,致飾於外,內無真誠」者為友。這一類人與「友諒」相 對,只懂得粉飾儀容外表去討好、取悅朋友,完全缺乏誠懇忠信的態度,與其交往將容易 受其虛偽、矯飾之態所感染。 「友善柔」指與擅於諂媚阿諛者為友。這樣的人從表面上看總是和顏悅色的,其實不過是 恭維、奉承之輩。其對待朋友的態度,實在不可與「友直」之「道義相砥,過失相規」同 日而語。 「友便佞」指與巧言善辯卻沒真才實學者為友。這一類人「習於口語,而無聞見之實」。不思進取卻又欺世盜名,只會欺人騙己。與「友多聞」相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