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40648
 吾意(一地雞毛是日常)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探病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怕虧本 這11種人醫師不敢救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像我這樣長大的孩子
作者: 吾意(一地雞毛是日常) 日期: 2014.06.17  天氣:  心情:
面對父母離異,孩子想什麼?如何走過來?在離婚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生命中走過哪些關卡?

他們對自己的愛情和婚姻,有什麼期待與想像?


對他們來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難以想像。


五歲時,父母就離異的動畫導演段奕倫笑說:「每次介紹我們的家,我都覺得很困難。

我常會說:『我跟我爸、我媽不熟』。」


才幾個月大,父親就拋家棄子的作家郝譽翔談起父母親離婚的畫面,

充滿黑色幽默:「我媽媽常會複述他們離婚的那一幕,他們在法官面前,

法官問我爸爸:『四個小孩你要不要?』我爸就說:『我帶著四個小孩,還有哪個女人要嫁我?』

我們小時候都把它當做笑話聽。」


像段奕倫或郝譽翔這樣,從小就在父母離異中成長的孩子,已經愈來愈多,

甚至已經快要成為一種主流的家庭結構。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家庭收支報告統計,二○○八年台灣單親戶數約七百二十三萬人,

單親家庭已佔台灣家庭總戶數約一成,幾乎每十個家庭就有一個是單親。

而造成單親家庭的主因,主要來自於父母離婚。

台灣的粗離婚率已從一九八八年的每千人一.三對,升高至二○○八年每千人二.四對。


愈來愈多專家研究發現,離婚並非是一個單獨的生活事件;相反的,對整個家庭而言,

離婚意味著一連串充滿壓力的經歷,從離婚前的婚姻衝突開始,延伸到往後生活的許多變遷。


「生命太渺小,以至於任何的遷徙都可能遍體鱗傷,」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在為段奕倫的新書推薦序中形容,

在離婚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有著「顛沛流離」的宿命。

「家,只存在於想像中,只能不斷美化的一種存在。」



不論願意或不願意、明白或不明白,面對父母親離婚,身在其中的孩子往往無可奈何的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更必須辛苦的重新建立他和許多人的關係,甚至他的價值觀。


過去很少人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離婚這件事,在離婚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究竟生命中走過哪些關卡?


他們對父母、對家庭、對自己未來的婚姻、愛情,有什麼樣的期望與想像?

我們可以從像這樣長大的孩子,學習到什麼樣的功課?

《親子天下》特別深度專訪了在離婚家庭中成長的段奕倫、段奕德兄弟,以及作家郝譽翔,

分享了他們的心路歷程,他們的故事也許提供了一個更貼近孩子的角度與觀點。


馬友友-花樣年華(大提琴)



標籤:
瀏覽次數:462    人氣指數:5062    累積鼓勵:2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探病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怕虧本 這11種人醫師不敢救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