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有著優點和缺點, 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事情;
 對於優點, 大家都會欣賞,
 對於缺點, 大家都希望對方改掉;
 但, 有些缺點是天生的,
 這些天生的缺點, 有時候連當事人都不知道,
 或是即使知道, 也很難改掉,
 對不對?
 
 
 舉個一例:
 
 從小到大,
 我很討厭我母親, 一直對我碎碎唸, 或東批評西批評,
 我已經做得很好了, 她的習性仍然沒變, 經常讓我很生氣,
 大學離開家鄉後, 就很快樂。
 
 但偶爾會遇到一直碎碎唸的異性, 很煩, 我就會生氣,
 我生氣之後, 對方就會稍微安靜, 過一陣子, 又開始碎碎唸,
 碎碎唸學校如何如何? 校長如何如何? 同事如何如何?
 我就會回應說, 那是他們的事, 不用浪費口舌及時間在他們身上。
 
 說了N次, 想盡辦法讓對方瞭解我的意思, 都沒有成功, 我就會生氣。
 慶幸的是, 我跟她只是朋友/同學,
 所以不用短兵相接.
 
 有一天, 她告訴我, 她不是故意碎碎唸的,
 她自然而然就是會碎碎唸.
 我想想, 好像是,
 一個人從小到大養成的習慣, 怎麼可能幾個月或幾年就能改掉,
 基本上, 這種無心的習慣, 一輩子都不太可能改掉.
 
 再想想我自己,
 我的生氣, 也是從小就如此,
 盡管我有學佛, 知道"瞋"會造惡, 也知道不要生氣,
 花了一、二十年想改, 就是改不了,
 我的天性(易生氣), 真的很難改,
 即使我知道我的生氣真的是無心的,
 並沒有惡意要讓對方不高興的意思,
 生氣時, 仍然很理智, 可以聽進任何人的話語,
 但, 對於讓我很煩或不坦誠的事情, 我的天性就是易生氣。
 學佛十數年, 一遇狀況, 馬上破功。
 
 經過對方這麼一講,
 既然對方的碎碎念是無心的,
 那麼, 我又何必計較呢?
 有人習慣碎碎念, 就讓他碎碎唸,
 有人習慣東批評西批評, 就讓他東批評西批評,
 對方也不是故意的, 我又何必在意,
 一耳聽進, 另一耳出去, 不要留在心裡, 不就好了嗎?
 知道真相之後, 我不再容易生氣了.
 
 同樣的道理, 推廣一點,
 有些人, 天生就是愛批評、愛比較、愛唸、吹牛、....
 這些都是天生的不好習性,
 應該都是無心的, 連他們怎麼養成的, 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只要彼此坦誠地攤開來說明,
 讓彼此瞭解自己的改不掉的缺點,
 知道對方是無心的,
 那麼, 自己又何必去計較呢?
 自己的心, 轉一下就好了。
 
 而我也很坦誠自己有不好的天性,
 我的生氣, 也不是故意的;
 對方不會瞭解我的處理生氣方式,
 但我知道如何處理我自己的生氣,
 我會告訴對方,
 只要三、五天, 讓我安靜地想開了, 就沒事了.
 這段時間, 就忍耐一下,
 對於我無心的事情, 就不要放在心上即可。
 (ps1, 這段講的重點是, 雙方都要能夠坦誠, 有話直說, 這是溝通的基本條件, 如此才能真心溝通.)
 (ps2, 有些人, 有話不直說, 還會裝傻, 自以為聰明,
 不明白其中坦誠的道理, 什麼都不說, 自以為忍過就算了,
 這種情形, 可能只會給自己造成麻煩, 會造成彼此無法瞭解彼此, 最後散掉.)
 
 對於天生的缺點,
 就像對豬一樣,
 豬的叫聲很難聽,
 但, 牠們不是故意要那樣叫,
 那是天生的, 無心的,
 人們不會和牠計較,
 意思是一樣的。
 
 不知您覺得對不對?
 
 只要自己明白其中的真相, 只要自己心轉一下,
 全世界, 就會跟著轉一下,
 看世界的角度, 也會跟著不一樣。
 本來有一些人很煩, 我的心轉了一下,
 對於那些很煩的人, 對方是無心的, 我就會祝福他,
 我自己就不會起煩惱。
 
 ps,
 "一些缺點, 是無心的"
 這個觀念, 適用在年紀大的人,
 不適用的小朋友及年輕人。
 我是這麼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