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藝術~股市操作也有藝術?
年少的時候,因為多愁善感,敬愛的老師送我一本,
林語堂著作的「生活的藝術」。
少年心性,看了之後,並無太大感觸,或許是對藝術的定義,
沒有太多的自我見解。
如今覺得生活要藝術化,如果單單由藝術兩字去探討,
似乎難度高了些,或許是從快樂化、輕鬆化、隨興…,等
一些正面且可行的方向著墨,會感受到多一些。
股市藝術化?每個人進入股市的目的不同,
其藝術化(快樂化)的角度,理應不太相同。當然,
大部分的人進入股市的目的,是以賺錢為首要,
也因為如此,大部分的人,想從這裡得到高報酬的快樂,
則是大不易(因為賠錢的人還是多了些)。
在股市中,有些人很有錢,進入個股中興風作浪,
其目的只是為了玩樂。(當然,他們會做好控管,不至於賠大錢)
有些人很有操作技術,尤其有融資、融券,可以多、空操作,
想要賠錢都難(不用壞疑,有些玩家,在同一支個股,
可以在買進時也同時布局空單,因為他們在時間差和
多、空比例上精算過,即使突發的利空都不怕)
玩大型資金的人(如基金類),因為有了期貨可操作,
所以在大量買近時,也會做好避險的控管。
而身為老闆和大股東,他們更是隨興得很,因為一手有股票
一手有銀彈,在股市,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以上這些人,基本上不會有因為大利空襲擊,因而跳樓的窘狀。
也就是說他們玩得快樂,不用因為股市激烈的變動而睡不著覺。
所謂「能量不滅定律」,就把它說成一個系統中,
總能量有多少,不論其「動能」轉成「位能」或是其他能量,
最終的總能量是不變的。
因此股市中,若說「快樂也不滅」,那麼前面那些人
把股市大部分的快樂都拿走了,剩下的痛苦留給了散戶?
很顯然,大部分散戶的操作方式,
想要得到股市中大部分的快樂是不容易的。
或許,你會把每次買的幾張股票,當漲上來來一些的時候,
不會很快的被震盪而全部洗掉,因為你總是留著一張,
等到跌回某些均線或是2周線以下才賣出。
(這樣的作法只是為了,怕萬一,過沒多久又上飆,
別讓心情想不開罷了。)
散戶想要在股市上,操作藝術化(快樂化),
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把「賺大錢設為主要目的」,
每天的生活肯定不容易平靜,也談不上生活的藝術了。
很好奇,愛情(男女交往)也有藝術化嗎?
「取法乎下,得乎中」。或許,
把「避免被愛情弄得焦頭爛額」做為低標原則,
再去期望愛情的藝術,這樣會比較好想像些。